舒适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呼吸暂停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舒适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呼吸暂停影响

梁微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建福州350025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所带来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8月-2017年10月被本院所收治的早产儿,共有124例,将他们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分为两组(A组与B组),其中B组的62例小儿病患实施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A组的62例小儿病患则在B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小儿病患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早产儿的呼吸暂停情况,其中A组有9例出现呼吸暂停问题,占总例数的14.52%,B组有21例出现呼吸暂停问题,占总例数的33.87%,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运用于早产儿的护理中可有效减少呼吸暂停情况的产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早产儿;呼吸暂停;常规治疗;护理效果

呼吸暂停通常指的是一段时间内人体未出现呼吸运动(呼吸停止≥20S),一般情况下,呼吸暂停还伴随心率减速或青紫等症状,当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症状时,若未给予有效、及时的处理,大脑在长时间的缺氧情况下会致使大脑损伤,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1]。早产儿主要因其中枢发育不成熟而引发呼吸调节障碍,此外,新生儿呼吸暂停还可因其它因素所引发,比如酸中毒、缺氧、低血糖以及体温变化等。为防止早产儿因呼吸暂停的脑损伤以及死亡率的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收治的124例小儿病患展开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124例出现呼吸暂停症状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早产儿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B组与A组,每组各62例,其中A组男32例,女30例,胎龄30-36周,体重1.20-1.99kg;B组男33例,女29例,胎龄29-35周,体重1.18-1.92kg。对比两组早产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比结果差别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早产儿在院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干预,主要包含了喂养护理、体温护理等。而B组早产儿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保温护理,早产患儿置于保温箱中,针对其体重以及胎龄对保温箱的温度进行调节,在其床上放置一个温度约33-34℃的温水袋,以此为早产儿患儿营造一种与母体宫内相似的环境,运用各类护理操作、患儿呼吸[2]、肢体运动等让水袋产生震动,降低呼吸暂停情况的出现。

其次,为早产儿实施舒适体位护理,让俯卧位与仰卧位互相交替,在患儿进行哺乳或给予相关护理操作时通常选择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在其肩颈部垫上一块柔软的小毛巾,并抬升20-30度,让其头颈稍稍向后伸展[3],使其气道拉直,以此防止因气道阻塞而引发的呼吸暂停症状。而俯卧位能够更好的帮助患儿肺下段通气,反击与胸廓联合运动会更加协调,使其动脉氧合得以改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动脉肺顺应性与潮气量,减少气道的阻力,促动胃部的运动,预防胃食管反流,使其肺活动量得以改善,在俯卧位时,将其头部抬升15度,头向一侧偏,双手放置身体两侧,防止口鼻俯于床面而引发猝死或窒息等严重问题。舒适体位护理可帮助患儿进行自我行为控制与自我安抚,使得神经行为得到有效发展[4]。

其三,为早产儿实施舒适喂养护理,对早产儿给予早期母乳胃肠内微量喂养,也就是通过早期给予极少量的肠内营养通过生物刺激其胃肠激素,使其消化功能得以建立,最终发育成熟。同时,非营养性吮吸可帮助早产儿更好的分泌胃泌素与胰岛素,推动胃肠道的发育与生长,提升胃肠营养的整体耐受度[5],在此基础上,新生儿在喂养的过程中也能避免胃管留置所带来的刺激问题,从而防止呼吸暂停情况的出现。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患儿的呼吸暂停情况与早产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调查:针对具体的护理行为、临床护理、护理总质量、护患关系以及护理效果加以具体的评定,每一项的分值为20分,总分值为100分,如果低于60分表明不满意,60-80分之间表明满意、高于80分表明非常满意。总满意度=(完全满意病患数+满意病患例数)/总病患数×100%。

1.4统计学

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此统计主要以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具体数据加以处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差距可以用X?加以检验。当显示P>0.05时,表明对比结果无较大差别,统计学也无对比意义,当显示为P<0.05时,表明对比结果有明显差别,为此,统计学有一定的对比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早产儿的呼吸暂停情况,其中A组有9例出现呼吸暂停问题,占总例数的14.52%,B组有21例出现呼吸暂停问题,占总例数的33.87%,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A组非常满意与满意均高于B组,A组非常满意有22例,比B组多4例,A组满意有36例,比B组多5例,A组总满意度为93.55%,B组为84.49%,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具体详情参见表1。

表1比较A组与B组的护理满意度[n(%)]

3讨论

早产儿因其呼吸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而易使其呼吸出现暂停的症状。就正常的人体呼吸系统来看,在通气的过程中,外周呼吸肌运动与通畅的呼吸道才可让气体之间的交换形成正常的平衡关系,如果此平衡关系被破坏则会致使呼吸暂停情况的产生[6]。一切外界干扰都能致使早产儿呼吸调节出现问题,早产患儿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唯有在正确的治疗与合理性的护理干预中才可帮助他们控制呼吸暂停问题的出现,提升生存质量。

本研究中,对于B组的早产儿实施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A组在B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的呼吸暂停情况,其中A组有9例出现呼吸暂停问题,占总例数的14.52%,B组有21例出现呼吸暂停问题,占总例数的33.87%,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

由此可见,舒适护理干预对运用于早产儿的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控制呼吸暂停情况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翠玲.舒适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呼吸暂停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7):92+100.

[2]李正娟.护理干预对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的影响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9):167-168.

[3]李淑贞,颜利,邢佑敏,黄雁.连续性舒适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呼吸暂停近远期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2):139-140+143.

[4]杨宝琴.护理干预对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及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27(02):114-115.

[5]钟萍.护理干预对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56-57.

[6]丁仰君,邱秋香.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0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