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实施急诊护理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高血压脑出血实施急诊护理的效果观察

汤春桃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实施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急诊护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感染、压疮、发热等情况优于对照组,开展比较,差距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不同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距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服务,不仅可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调节患者负性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急诊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中也被称作脑出血,属于心脑血管科室常见疾病。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目的就是将患者颅内的淤血清除干净,但是无论手术大小均有一定风险。所以,在实施围手术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有着重要意义,可确保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发生并发症等情况。因此,本文就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急诊护理,分析其临床护理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共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56人。

对照组,男性30人,女性26人,年龄50至76岁,平均年龄(65.79±1.62)岁。

研究组:男性29人,女性27人,年龄50至78岁,平均年龄(65.84±1.70)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参加此次研究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②患者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剔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肿瘤;③不接受手术治疗;④依从性较差患者;⑤语言障碍患者;⑥凝血障碍。

1.3方法

术前,实施保守治疗,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应用降压药药物,让患者多休息,针对情况较为严重患者可应用甘露醇改善脑水肿情况,对肾脏功能异常患者应用甘油果糖,应用生理盐水与依达拉奉混合液对脑组织进行修复,选择正确的时机对患者立刻进行手术。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做好监测,告知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若需手术,告知患者手术流程,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术后,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做好饮食护理,指导患者用药。

研究组:实施急诊护理:术前;对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护理,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发展快,患者很容易发生紧张、害怕等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开展心理疏通,告知其自身疾病相关医学知识,手术流程与术后效果,将手术成功的案例讲述给患者和家属,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正面解答,沟通过程中,保持温和态度,从而改善其负性情绪。

护理人员多加观察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将血压稳控在正常范围值内,以免发生继发性出血等情况。术中,辅助手术医师做好护理工作,对有意识的患者提前置留导尿管,避免因为排尿不畅而诱发颅内压升高。针对出现呕吐患者,及时将呕吐物清理,以免将呼吸道堵塞,影响患者呼吸。有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可应用镇静药物或者约束带,以免影响手术进度。护理人员应提前将医疗器械准备好,调整好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同时,护理人员多加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瞳孔是否有放大的情况,患者意识情况。

术后:护理人员将患者推送回病房,推送时,将引流管关闭,避免出现颅内压感染或者逆行感染的情况。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增加巡视次数,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瞳孔收缩情况等。若发生异常情况,立刻通知医师处理。患者清醒后,指导家属定时辅助患者翻身,适当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发生压疮情况,定期更换床单、被罩,保持好个人卫生。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手术时间做好记录,并观察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率。应用NIHSS评分对患者开展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感染、压疮、发热等情况优于对照组,开展比较,差距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n,%)

3讨论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呈递增模式,而且根据临床数据可发现,高血压有趋向年轻化形式[2]。若不稳控血压,血压会逐渐升高,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高血压脑出血发生率最高,此疾病的临床特点为疾病发展快,病情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临床中,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极易诱发不良反应,而且部分患者体质偏弱,术后恢复缓慢[3]。所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过程中开展护理干预非常重要。即可确保手术顺利程度,还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传统的护理模式根据护理流程机械式操作,护理工作内容不完善,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无法获得患者与家属的高度认可。近几年,护理服务持续性完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临床效果理想,获得患者与家属的认可[4]。

此次研究中:实施急诊护理服务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感染、压疮、发热等情况优于常规护理,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急诊护理服务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这充分证明了急诊护理服务的优势性。可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护理流程,让其根据舒适,从而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利于机体早日康复。也因为急诊护理的重要性,建议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服务质量,优化护理流程,以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让患者感受到人性化关怀,从而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患者预后效果[5]。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服务,不仅可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调节患者负性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双花.36例行微创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6,10(8):238-239.

[2]刘红.微骨孔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3):2032-2034.

[3]顾彩萍,倪志宏,马颖君,等.综合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4):1311-1312.

[4]亓剑凤.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规范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8):35-37.

[5]陈静,吴楠,戚晓秦,等.综合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