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如何优化CAD软件项目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中职学校如何优化CAD软件项目教学

周翔宇

(衡阳技师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CAD是一门极具操作性的课程,传统教学法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电子CAD中涉及的各项技能,而项目教学法能解决这一难题。文章在分析项目教学法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它在CAD中的应用优势,并介绍了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中职;CAD软件;项目教学;优化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路设计自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辅助电路设计课程简称电子CAD,是实现电路设计自动化的方法之一,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技术课程。本文对中职学校电子CAD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1项目教学的诸多特点

项目教学法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中心进行一些学习活动,把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非常符合要求,其有如下特点:项目等同于工厂中生产的产品,在产品的的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实现对项目完成过程的同时也处理了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实际问题,在踏踏实实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以完成项目为主要目标,树立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和解决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做中学、学中做,各个知识点在逼真程度极高的实践中得到糅合,学生学到的是综合性知识,实践性强,容易使学生实现由学校毕业到企业上岗的无缝连接。

2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实例

下面以“三维几何造型”项目中的子模块“曲面造型”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在“CAD软件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项目提出

教师给定项目任务:完成鼠标的曲面造型(附图:造型完成后的鼠标模型?摇),从项目任务引入教学,提出项目学习目标:(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掌握一般零件的曲面设计思路;(2)掌握本项目任务所涉及的曲面造型的方法。

(二)项目分析

事先将学生按中好差合理搭配后分组,3至5人一组,各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项目,讨论设计方案和步骤。通过交流和问询,教师审查学生的方案,并提出优化建议。操作示范,根据完成本项目所需的知识点串讲操作要领,并适当示范,如扫描曲面、曲面倒圆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项目实施与拓展

各组学生独立实施方案,在计算机上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要做好必要记载。任务拓展,在完成鼠标造型之后,各组思考并完成至少一件运用相关造型方法的其他零件的设计。

(四)项目总结与评价

各组派一名同学就本组项目成果进行总结,阐述设计思路和设计技巧,重点分析项目设计各环节中解决难题的方法。.教师就全体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堂效果进行评价与总结,突出本次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学生展示设计成果(必做部分和选作部分),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总结设计的成果和不足,当堂评定学习成绩。每个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收获,在这个阶段,学生和教师共同交流自己的心得,找到自己的不足,充实理论学习。最后填写项目的训练报告,使项目成为一个学习、提高的完整过程。

3在CAD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CAD是一门极具操作性的课程,传统教学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电子CAD中涉及的各项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以PCB计为项目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通过实操、学习、项目设计及制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也能使学生在电子CAD的学习和运用上得到更好的提升。《电子CAD》的理论性强,课程内容繁琐复杂。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项目设计,以课程目标及学生实际为依据,以具体的设计内容为材料,将课程内容化繁为简,使各章节的知识点结合更紧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结合恰当的项目评价,给每个项目设计不同的项目评价,根据任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项目评价,从自评分、互评分及师评分对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发挥项目教学法在《电子CAD》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优势,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子CAD》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将课程内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戴雪芬.CAD/CAM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

[2]张艳军.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数学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0(3下).

[3]黄亚平.项目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代玉.项目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