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预防ICU综合征的价值评估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综合护理预防ICU综合征的价值评估及分析

尚晋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151例ICU收治的患者,采用双盲对照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ICU重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服务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ICU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14,P=0.0083<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31,P=0.00102<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具有良好效果,同时规范、优质的护理也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

【关键词】ICU综合征;预防对策;满意度;护理干预;评价;分析

ICU综合征是指患者入ICU治疗后,由于ICU特有的治疗、环境以及患者疾病等因素,造成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ICU综合征的发生可造成重症患者其他并发症率提高,不利于后期治疗恢复,严重者可造成心理、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患者后期生活质量[1]。对此如何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成为当前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中较为关注的课题,分析151例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临床资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服务,其有效避免了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ICU收治的患者151例,男73例,女78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51.7±6.5)岁,其中手术患者69例,危重症患者82例,已排除精神、认知功能障碍,重症无意识患者。采用双盲对照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39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52.4±6.1)岁;观察组中男37例,女39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51.1±6.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ICU重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

1.2.2观察组针对重症患者心理干预、环境以及病症特点等制定全面综合性个体化护理措施进行服务,具体如下:(1)认知、心理干预。ICU收治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者,其心理状态普遍存在一定压力,同时这种心理状态也与患者自身对病情的了解认知情况及文化知识水平相关。错误的认知可造成自错误的判断与推论,导致负面的情感和行为。重症患者普遍对自身病情知之甚少,其心理多伴有紧张、焦虑之感,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可引发抑郁恐惧等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可在患者入院后对相关疾病及治疗过程给予相关知识宣教,给予一定的关心与鼓励支持,行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2)行为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病情允许的状态下,可鼓励其适当进行肢体活动,增加自身主观能动性。比如适当帮助患者翻身,床上适度伸展四肢,指导患者采用合理的体位配合治疗;另外在护理期间护士还需注重观察记录患者情绪、认知方面情况,若患者出现失眠、抑郁、焦躁、抵触ICU治疗等异常情况时,需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相关处理,给予行为、情绪疏导干预。(3)环境干预。重症医学科的环境对于患者治疗具有明显影响,护理人员可通过加强病区环境的清洁,合理控制病室温度,调节照明设备亮度,避免光照源刺激患者双眼,严格保持昼夜规律;另外根据患者病情不同规范划分病区,必要时可采用屏风或布帘进行隔挡,减少患者间不良反应或情绪的影响刺激。(4)音乐情感支持。在治疗期间可采用音乐疗法缓解患者情绪,如定时在病区播放轻柔、舒缓的轻音乐,同时护理人员采用柔和、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在治疗期间所承受的疾病痛苦,让患者充分释放心中的负面情绪,通过针对患者心理及生理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来提升患者治疗信心[3]。

1.3观察指标

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来评估本次研究中患者是否存在ICU综合征,并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症状患者对ICU治疗期间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对比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14,P=0.0083<0.05);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31,P=0.00102<0.05)。

3小结

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拯救患者生命最为主要的战场,其各种设施、治疗、护理手段均将抢救生命作为主要目的。因此ICU病区各类医疗设备较多,造成患者病区活动受到限制,加之病区环境的陌生及各类指示灯、报警噪音等产生以及与亲属的隔离,无法进行良好的交流等因素均会对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部分患者因而产生认知功能紊乱或行为异常等变化。这类负面心理可导致患者情志失畅,机体免疫能力降低,不利于治疗恢复,更甚者易造成病症进一步扩展加重。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来防治重症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情况,有效缓解、消除了患者负面心理,降低心理压力,为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4]。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具有良好效果,同时规范、优质的护理也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

参考文献:

[1]杨巧玲,刘洁,王洋.ICU综合征研究概况[J].实用医药杂志,2011,11(20):126-128.

[2]陈玉红.ICU综合征的心理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8,6(13):51-52.

[3]孙叶萍.关于ICU综合征产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0,35(7):101-102.

[4]邓春艳,杨宝义,郭学珍,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