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对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初探

/ 2

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对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初探

蒙树权1,陈尚文2,冯雁1,杨庆斌1,杨庆科1,罗基同3,杨

蒙树权1,陈尚文2,冯雁1,杨庆斌1,杨庆科1,罗基同3,杨振德4

(1.广西贵港市森防站广西贵港537100;

2.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3.广西区森防站广西南宁530002;

4.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摘要】利用广西贵港市和与桂中邻近1县的历史调查数据比较发现: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茶袋蛾CryptotheleaminusculaButler、大蟋蟀BrachytrupeportentosusLichtenstein、油桐尺蠖BuzurasuppressariaGuenée、桉木虱Cardiaspinaalbitextura发生的3个样地速生桉平均动物物种数、个体数和群落多样性指数都比尚未出现速生桉主要害虫来宾——柳江县交界处的低,贵港市速生桉动物群落主要害虫个体数(Dn)与F(虫害指数)虫害指数呈正相关。表明主要害虫发生已经对动物群落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由于广西桉纯林造林面积增长,21世纪后害虫开始大面积侵害速生桉,对广西贵港市速生桉发展构成了威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群落内食物链、网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昆虫属于不形成危害的低发型种类,在稳定的动物群落内,害虫不会成灾,即使成灾也能很快恢复,因此研究害虫对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对于指导害虫控制有一定意义,贵港市速生桉害虫对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

1.调查研究方法

1.1野外调查:采用踏查的方法在速生桉林分进行动物观察和采集,路线长度不少于200米。在踏查的基础上,分别抽取1、2或多龄的速生桉林分,选择具代表性的地块为样地(20×20m2)。采用网捕、粘板、手采、兜捕,伞捕等方法采集速生桉和其它林内植物的所有动物,重点是昆虫,对土壤中的环节、节肢动物采用挖掘等方法。限于试验基点的分布格局,还同时采用定时调查(每一样地历时30min)方法,调查所有动物,详细记录种类和个体数。

1.2昆虫鉴定方法:采用蔡邦华34目分类系统,在实验室双目解剖镜下观察鉴定。先把所有昆虫大致整理好,然后分目分科有条理地进行鉴定。

1.3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生态优势度与大蟋蟀与动物群落物种数比值计算。采用1963年Shannon-Wiener公式计算多样性指数,即H=-ΣPiLnPi,式中Pi=ni/N,ni是样方中第i种的个体数,N为所有种的个体数。Pi是第i种的个体数ni与个体总数N的比例。均匀度计算公式为J=H/lnS,式中H为多样性指数,S为群落的种数。生态度优势度计算公式为:C=∑ni(ni-1)/N(N-1)。

2.结果与分析

2.1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危害林分状况与益虫、害虫及中性昆虫数量的比较。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有茶袋蛾CryptotheleaminusculaButler、大蟋蟀BrachytrupeportentosusLichtenstein、油桐尺蠖BuzurasuppressariaGuenée、桉木虱Cardiaspinaalbitextura

2008年9月4日瓦塘乡碰洞村茶袋蛾CryptotheleaminusculaButler大发生,经过调查速生桉发现,被害株率高达85%。35%的桉叶被取食,茶袋蛾危害严重。

2005年6月28日贵港市南区牛头马面冲林场大蟋蟀大发生,经过调查速生桉苗发现被害株率高达95%,不仅嫩茎被切断,60cm高的速生速生桉皮也被啃食,枝梢折断。大蟋蟀危害林下草丛茂密,杂草多,比较适合蟋蟀的繁殖。表1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成灾区益虫、害虫及中性昆虫数量的比较(2003.7.10~2008.9.4)号时间平均益虫数平均害虫数平均中性动物数益害比12005.6.28111390.8522008.9.43221.5032008.9.44421.00均值66.34.30.9542003.7.102026350.781:贵港市牛头马面冲林场;2:瓦塘乡碰洞村;3瓦塘乡公路旁;5:来宾——柳江县交界处;从表2中可看出:瓦塘乡碰洞村的益害比虽然较高为1.5,但3种均不是茶袋蛾的天敌。贵港市主要害虫发生区益虫平均有6种,害虫有6.3种,中性虫有4.3种,平均益害比为0.95。从表中可看出3个地区的平均益害比都低于1.0,说明害虫数量比较多,益虫数量较少于害虫数量,表明都不能控制害虫。

2.2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成灾与未成灾对动物物种数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表2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对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2003.7.10~2008.9.4)号月日SNHCJF12005.6.2833603.12000.0500-0.890058.322008.9.47951.62040.2300-0.832743.332008.9.410202.18100.0790-0.947236.7均值17582.30710.1197-0.890046.142003.7.10802043.39000.09000.790029.4S群落种数;N:总个体数;Dn:大蟋蟀个体数F:虫害指数;H:多样性指数;C:生态优势度;J:均匀度指数从表2中可看出贵港市南区牛头马面冲林场速生桉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12,,说明虽然大蟋蟀成灾,但生态的修复能力较高,主要原因是该样地是在山上,草木较多,其它动物物种较多,个体数比较平衡。贵港市瓦塘乡碰洞乡茶袋蛾成灾,生态优势度为0.23,偏高,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为1.6204最低,接近1.5的不稳定状态,一旦继续发展将难予控制。

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发生的3个样地速生桉平均动物物种数、个体数和群落多样性指数都比尚未出现速生桉主要害虫的来宾——柳江县交界处低,表明主要害虫发生已经对动物群落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

2.3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个体数与未成灾的虫害指数比较。表3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个体数与未成灾的虫害指数比较(2003.7.10~2008.9.4)号时间主要害虫NDnDsF12008.9.4茶袋蛾95350.3743.322005.6.28大蟋蟀60260.4358.332008.9.4油桐尺蠖、桉木虱2050.2536.7均值58220.3546.142003.7.1020420.0129.4N:总个体数;Dn:主要害虫个体数;Ds:主要害虫个体数(Dn)/动物群落总个体数(N)从表3中可看出贵港市速生桉动物平均物种的总个体数低,为58种,远远少于速生桉未受害虫危害的来宾——柳江县交界处地区的204;主要害虫危害的平均Ds(主要害虫个体数(Dn)/动物群落总个体数(N))为0.35,远远高于速生桉未受害虫危害区0.01,平均F(虫害指数)为46.1,可以看出主要害虫个体数(Dn)越高,F(虫害指数)虫害指数越高,呈正相关。

3.讨论本文的结论是:贵港市速生桉动物群落主要害虫个体数(Dn)越高,F(虫害指数)虫害指数越高,呈正相关。贵港市速生桉主要害虫发生的3个样地速生桉平均动物物种数、个体数和群落多样性指数都比尚未出现速生桉主要害虫的来宾——柳江县交界处低,表明主要害虫发生已经对动物群落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

但表1尚未出现速生桉害虫未成灾的来宾——柳江县交界处的益害比也于1.0低,可能和速生桉种植后来宾——柳江县交界处的许多原生态植物破坏有关,对天敌状况还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基金项目(桂科青0640005),广西区林业局森防站和广西大学计划内横向课题基金项目(2005-2006)

参考文献

[1]胡少波.谈谈大蟋蟀的防治.热带作物,1955,5:38

[2]黄成裕.福建的大蟋蟀及防治经验.昆虫知识,1957,(3)3:124~125

[3]张贞材.大蟋蟀生活史及幼虫期识别.昆虫知识,1964,(6)2:65~67

[4]覃泽波,赵庭坤.(萧刚柔主编.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增订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115~119

[5]顾茂彬,冯才.大蟋蟀的初步研究.热带林业科技,1979(3):25~274

[6]任文斌,董三凤。尾叶速生桉、马占相思新造林地白蚁、蟋蟀的防治。广西林业科学研究,2001,30(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