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的实际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BIM技术的实际应用

陈刚义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518000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样,机电专业的管线设计越来越复杂。但设计院多以二维平面分专业出图,导致现场施工出现不同专业存在冲突、交叉的情况,,而BIM技术的应用将能有效地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BIM;机电管线;深化设计

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总面积47万平米,由4栋高层公寓、五层裙房及两层地下车库组成;该项目地下室及裙房机电管线较为复杂,由于二维设计图纸表达的局限性,导致现场管线安装混乱,各专业管线碰撞严重,净高严重不足;为解决此种情况,项目果断引入BIM技术。由于机电安装最复杂的部分为地下室及裙房,故将应用范围确定为这两部分,面积27.3万平米。

1、前期准备

1.1硬件设施准备

公司配备了能进行图形渲染的高配置电脑5台,安装Autodesk的Revit2014和CAD2014和Act-3D的Lumion软件,组建了局域网,各专业人员可协同工作,随时共享数据

1.2技术团队

1名负责人(机电经理),2名建模人员(绘图员),2名调模人员(专业工程师)

1.3机电图纸整理

1.3.1熟悉各专业图纸

主要管道及其基本功能,包括建筑、结构、水、暖、电。

①水专业管路:消防管(消火栓立管)、喷淋管、给水管、热水管、污水、雨水、废水(一般设置在水管井的地漏中)。

②电专业管路:强弱电线槽、强弱电桥架、消防强弱电桥架。

③暖通专业管路:排风管、排烟管、送风管、冷凝水管、冷冻水管。

注意区分有压管和无压管、有无保温层。

1.3.2处理建筑底图

在CAD中处理各专业图纸的建筑底图,统一将建筑专业修改为8号色,各专业按不同类型管线分图层,分颜色表达。

1.3.3第一次调整机电综合管线

将处理好的各图纸采用外部参照的方式汇总到一张CAD图里,调模人员在此文件中第一次调整机电综合管线。

2、BIM设计流程

2.1建立模型

由于项目较大,各专业模型建立在一个文件内会导致系统运行缓慢,影响工作效率,故分楼层分专业分别建立模型;由机电经理在服务器上创建中心文件,提供建筑与结构模型。

2.1.1建立建筑结构模型

结构建模主要对柱、梁、墙、板等结构构件进行建模,建筑建模主要针对二次结构墙、门窗和楼梯等对象进行创建。

2.1.2建立机电模型

按第一次调整的机电管线综合图纸,按不同类型管线分项设置工作集,如水专业管路分为消防管(消火栓立管)、喷淋管、给水管、热水管、污水、雨水、废水;为实现各专业人员的协同建模,本工程采用中心文件的方式搭建模型。

2.1.3模型整合

对不同类型的模型,Revit能通过链接或导入将不同的模型整合到一起。本项目通过链接方式,将建筑结构模型链接到机电模型中作为参考,通过中心文件链接可确保在结构模型修改后,机电模型中的结构模型也能自动修改。

2.2碰撞检测

2.2.1单专业碰撞检测

首先各专业分别进行碰撞检测,调整本专业内的碰撞错误。一般图纸本专业碰撞错误较少,碰撞检测主要检测原设计图纸错误和翻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2.2.2多专业的综合碰撞检测

多专业综合碰撞检测包括给排水、暖通、电气设备、管道之间及与结构、建筑之间的碰撞。—栋建筑物内部的管线实体数量庞大,排布错综复杂,若一次性全部进行碰撞检测,计算机运行速度和显示都非常慢,为达到较高的显示速度和清晰度,在完成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显示实体的数量,可通过以楼层为单位进行碰撞检查,本项目以楼层为单位进行碰撞检查,目的是寻找碰撞点,Revit软件可查找所有符合碰撞条件的碰撞点,并生成碰撞报告,以便建模人员根据碰撞信息修改设计,本项目共查出碰撞点11132处,其中管线综合发生的碰撞7325处。

3、第二次管线综合调整

3.1总体原则

尽量利用梁内空间。绝大部分管道在安装时均为贴梁底走管,梁与梁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当梁高很大时。在管道十字交叉时,这些梁内空间可以被很好的利用起来。在满足弯曲半径条件下,空调风管和有压水管均可以通过翻转到梁内空间的方法,避免与其他管道冲突,保持路由通畅,满足层高要求。

3.2避让原则

3.2.1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无压管道内介质仅受重力作用由高处往低处流,其主要特征是有坡度要求、管道杂质多、易堵塞,所以无压管道要保持直线,满足坡度,尽量避免过多转弯,以保证排水顺畅以及满足空间高度。有压管道是在压力作用下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方向流动。一般来说,改变管道走向,交叉排布,绕道走管不会对其供水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当有压管道与无压管道相碰撞时,应首先考虑更改有压管道的路由。

3.2.2小管道避让大管道。通常来说,大管道由于造价高、尺寸重量大等原因,一般不会做过多的翻转和移动。应先确定大管道的位置,后布置小管道的位置。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调整小管道,因为小管道造价低且所占空间小,易于更改路由和移动安装。

3.2.3冷水管道避让热水管道。热水管道需要保温,造价较高,且保温后的管径较大。另外,热水管道翻转过于频繁会导致集气。因此在两者相遇时,一般调整冷水管道。

3.2.4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安装多附件管道时要注意管道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需考虑法兰、阀门等附件所占的位置),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以及今后的检修、更换管件。

3.2.5临时管道避让永久管道。新建管道避让原有管道;低压管道避让高压管道;空气管道避让水管道。

4、优化设计及出图

根据以上步骤综合调整后,建立整体的管线综合模型,对模型中的任何—段管线均有准确的信息可供查询,该模型还可供方案汇报、指导施工、后期管理等使用。从Rev“软件的三维模型中导出机电各专业附有准确、详细标注的平面图及剖面图,可用于指导施工。分专业出图,按设计图的专业划分,若单专业管线过多,可进行拆分,导出的同系统管道、管件构件图块要求颜色统一。

结束语

现代建筑所需的功能性越来越多,机电安装所包含的东西也越来越复杂,而近年年发展起来的BIM模型技术,拥有其自身的优势,运用三维空间图形,真实地体现完成后的效果情况,对机电安装这种设备繁多、管线复杂的施工管理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相信今后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GB50303-20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GB50242-200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GB50234-2002建筑暖通空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4]蔡伟庆.BIM的应用、风险和挑战[J].建筑技术,2015,46(2):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