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河:喜读答卷振奋人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1

河北三河:喜读答卷振奋人心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国庆安保的重大考验和甲流威胁的严峻形势,三河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政策,大力实施第三个经济提质提速年与社会和谐稳定年,经济社会发展逆势而上,向全市人民交了一份鼓舞人心的答卷。

增信心、保增长、促发展取得新成效。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财政收入完成32.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跃居全省县级第二名,实际利用外资逆势增长32.4%。促进域内企业增信心促发展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全年新增民营企业255家、个体工商户1169户,101家企业进行了改扩建。项目签约率、开竣工率、资金到位率明显提高,竣工及在建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同比增长43.3%,本年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2.2%。

化解要素制约获得新突破。着力优化金融环境,进一步活跃了金融市场,工行、廊坊银行分别在三河市增设支行,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326.8亿元、增加97.7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53.2亿元、增加122.6亿元,新增存贷比125.5%,新增贷款占廊坊贷款增量的37.1%,各类担保平台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5.9亿元,超过同期全市中小企业贷款总额的50%;通过争取增量、盘活存量两手抓,在年初只下达我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925亩的情况下,全年新增建设用地达到5249亩,基本满足了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

节能减排创造新业绩。有序推进福山经济新区开发治理,坚决拒批不符合产业政策项目,依法关停取缔落后工艺企业,停产治理粉石、造纸、球磨粉灰、机制砂、水洗砂等污染企业,依法关闭拆除水泥立窑生产线。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1.5%,削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完成任务目标的5.1倍、77.2倍,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优秀市”。

产业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三次产业比重达到8.2∶55.8∶36,三产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燕达国际医疗健康城等超大型项目带动健康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一大亮点。企业自主创新热情高涨,全年专利申请99件、授权48件,6家企业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汉王电纸书市场热销,汇福大豆卵磷脂开发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三河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

“两线三点”发展战略框架实现新进展。密涿支线高速公路进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成为历史上拆迁量最大、拆迁速度最快、拆迁效果最好的工程。燕郊开发区完成了南外环路建设、燕顺路改造、潮白河左岸河道防护及堤顶路等工程;东市区和工业新区实施了南外环西延、密三路南段改造、贤人街西延等工程,农业园区实施了中心路改造工程;福山经济新区段蒋路建成通车,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贵在和谐。一年来,三河市用“一门心思谋事,扑下身子干事,科学发展成事”的新作风,在搏击风雨中强筋壮骨,在化危为机中争先创优,走出了一条逆势奋进的成功之路。■(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