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孕妇HIV感染传播方式及配偶感染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28例孕妇HIV感染传播方式及配偶感染情况分析

白庆芝郭志仙

白庆芝郭志仙

(石屏县妇幼保健院662200)

【摘要】目的了解母婴阻断试验中,HIV感染孕妇的传播途径及配偶感染情况。方法对28例HIV感染孕妇的背景资料、配偶资料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艾滋病传播特点及配偶间感染及交叉感染情况。结果28例HIV感染孕妇多为居住在城区或城郊的无业人员、农业人口,她们及配偶的文化程度均普遍偏低,配偶大多也属农业或无业人员,女性感染传播方式依次为多性伴、配偶吸毒被动性传播、自身吸毒感染、纹身。配偶检出感染14例,多为吸毒人员,检测阴性8例,拒绝检测6例。孕妇妊娠结局:终止妊娠9例、剖宫产及阴道分娩17例、宫外孕1、待产1例。结论HIV感染孕妇及配偶的文化、社会地位普遍较低,配偶间交叉感染较严重。针对城区及城郊高危人群、农民外出务工不员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和婚前进行HIV检测甚为必要。

【关键词】孕妇配偶HIV感染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038-02

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三种主要途径之一,在艾滋病流行传播日趋严重的今天,对HIV感染的孕妇作好母婴传播的阻断,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课题之一。近2年来,共进行7940例孕期妇女的HIV检测,发现HIV感染孕妇共28例,检出率为0.35%。对28例HIV感染孕妇的传播方式及其配偶的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可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来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全县各医疗助产机构对7940例初次产检的孕产妇进行HIV抗体检测,发现HIV感染孕妇28例,全部HIV感染孕妇由县妇幼保健院进行管理。

1.2在对28例HIV感染孕妇进行监测、终止妊娠、母婴阻断,同时对孕妇及配偶的资料及感染传播途径进行收集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28例HIV感染孕妇的平均年龄25.61±2.95岁;民族:汉族20例、彝族5例、回族2例、哈尼族1例;职业:农民20例、无业6例、自由职业2例;文化程度:小学13例、初中11例、高中(中专、职高)4例;婚姻:未婚2例、再婚1例,已婚25例;居住地:有3例居住地距离县城20公里左右的山区,其余均居住在城区或城郊。从HIV初筛阳性到确定阳性时间在两个月以内。

2.2配偶资料28例HIV感染孕妇配偶平均年龄29.15±4.58岁;民族:汉族26例、回族2例;职业:农民17例、驾驶员3例、无业7例、自由职业1例;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13例、高中(中专)3例;HIV确诊阳性的14例、HIV检测阴性的8例、拒绝检测的6例。

2.3HIV传播方式女性两个以上或多性伴传播15例、吸毒传播5例、配偶吸毒感染被动性传播7例、纹身感染1例。配偶中感染者吸毒13例(其中静脉吸毒9例),多性伴1例。配偶间男女对应见表1

表1HIV感染传播配偶间男女对应情况

+后为配偶(男)检测阴性或未检测人员,其中多性伴检测阴性1例、未检测2例,吸毒未检测2例,纹身未检测1例。这其中有两名女性系同一静脉吸毒男性传播(与一名女性恋爱时发生性行为传播后,又与另一名女性结婚传播),还有一名女性在恋爱时初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并被感染上。

2.4孕妇妊娠结局终止妊娠9例、剖宫产11例、顺产6例、宫外孕1例、待产1例,17例生产下的婴儿母婴阻断正在实施中。

3.讨论

本文报道资料为国内孕妇HIV感染病例数相对较多的一次。分析背景资料,HIV感染孕妇年龄分布多在20岁左右,以城郊农民及城市无业人员为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与杨红俊报道[1]我州开远市的结果近似。配偶的职业特点除驾驶员外,其余与感染孕妇大体相似,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说明城郊农民及城区无业人员是HIV感染的主体人群。HIV感染孕妇中,配偶HIV感染占一半以上,说明HIV感染者的配偶是危险度最高的人群。从28例孕妇的感染传播途径中可以看到,配偶间相互交叉感染的情况是很明显的,有近1/3的孕妇是由配偶或男友静脉吸毒或多个性伴感染后传播给孕妇的。女性感染方式以多性伴为主,接近占一半(13/28),被动感染(由配偶传播)约占1/3,其余为吸毒或纹身感染。据董建春等报道[2],孕妇感染HIV后,流产、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但最直接和危害最严重的是母婴的垂直传播,据文陶非等报道[3]的坦桑尼亚HIV感染的孕妇中,未经围产期干预的孕妇,新生儿出生后的HIV抗体阳性率为88.7%;围产期经过一些干预措施的孕妇,新生儿出生后HIV抗体阳性率仍为70.8%,虽然新生儿出生后HIV抗体检测会受到从母体中获得的HIV抗体的影响,在出生后18个月内检测的结果不一定准确,但从国内外报道[2]的一些相关数据资料看,母婴传播的感染率都在10~30%左右,感染机率还是很高的。婴儿一旦感染HIV,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本组资料中,选择终止妊娠的9例,占1/3;选择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的共17例,占60.7%,本组较多的选择剖宫产,虽可适当降低感染风险,但感染的危险性仍然很高,结局有待观察。

对于孕妇HIV感染,主要的还是重在预防。从感染人群的背景资料可以看出,文化程度偏低,尤其是配偶双方文化程度及职业特点相近,决定了她(他)们对艾滋病感染知识和防范意识的缺乏,增加了感染的机会。配偶间只要防范措施得当,一方感染了另一方也可以避免感染,本组中有6例孕妇感染后,配偶仍未被感染,最关键的是及早发现和采取防范措施。此外,感染人群多集中在城区和城郊结合部,这些地区农民土地少,年轻人多不以务农为生,而文化偏低、缺乏职业技术使她们就业较为困难,多为打短工或从事与性服务活动相关的职业,这就大大增加了感染HIV的危险性和机率。配偶吸毒、尤其是静脉吸毒,感染的机率也很高。针对城区及城郊无业人员,尤其是从事与性服务活动相关职业的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已是迫在眉急。对于感染HIV的孕妇,应及早发现并采取终止妊娠的防范措施。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城区及城郊无正当或固定职业、婚前有过多个性伴、或有危险性性行为、从事与性服务活动相关职业的人员),婚前进行HIV检测甚为必要,也是降低孕妇HIV感染最为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杨红俊、龚林翰、普馨等开远市HIV阳性孕妇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中华医学丛刊,2004<4>9:4~5.

[2]董建春、马艳秋、马玉燕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8:462~464.

[3]文陶非、张键艾滋病/HIV(+)母婴间垂直传播的初步阻断方法,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