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浅谈

林建果

身份证号:37108219831126XXXX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安全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为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确保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施工的质量。为此,有必要加强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探究,加强地基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的有效应用,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稳定。

关键字: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

“万丈高楼平地起。”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地基对于建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是建筑工程中最先开始的工程,它能够对整个建筑工程起到保障的作用。地基工程由于各种原因对其进行验收比较困难,而且如果其在建筑完成之后出现问题,很难对其进行修复补救,这样就可能对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保障地基质量极为重要。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特点

1.1多发性

我国当前建筑地基工程事故发生次数很多,这往往是因为在进行建设之前,设计工程师的设计方案出现错误;建设人员建设工艺运用不当等,这些人为因素造成了地基质量总是会出现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2复杂性

地基建设非常的复杂,不同的土质对于地基建设有不同的影响。我国地形比较复杂,这就给建筑的地基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往往有些时候,距离不是很远的地方其土质就可能不同,可能同一个建筑工程中不同建筑所处地点的土质都不相同,这给建设单位带来很大的难题,建设单位针对不同的土质要有不同的地基建设方案,以此来满足建筑的建设需求。

1.3隐蔽性

地基在建筑的下面,在建筑完成之后,人们看不到建筑的地基,其工程建设有很强的隐蔽性,往往这项程序完成以后,就会被下一项程序所覆盖,这时候想要在对上一个程序进行检查就变得非常的困难了,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地基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能够对建筑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

1.4困难性

在建筑工程完工之后,人们从外面只能够看到建筑本体,而看不到建筑的地基。所以当地基出现问题的时候,想要对其进行修补就变得极为困难,而且对技术等各方面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在进行地基修补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对建筑造成伤害。

1.5严重性

地基如果发生质量问题,那么造成的后果将会是非常的严重,因为其在建筑的下方,在地下,很难对地基进行修补,地基的损坏会给建筑带来很大的影响,能够对建筑造成破坏,甚至可能会使建筑倾斜或者倒塌。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人命财产的损失。

2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勘察

在进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以前,一定要做好岩土工程地基勘察工作。首先,要对勘测点位置和勘测深度的进行合理的设置。在充分勘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现场的背景下,对布设点的位置要进行充分的考虑,综合各方因素,保证测量点的科学性勘测深度符合要求;然后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及土层的分布状况进行勘察,测算具体的数据,从而对工程稳定性进行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处理;最后,在进行地基基础工程相关数据的计算和选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整体结构、高度、功能等性质特点,并在对大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上,对载荷力在地基结构中的体现进行确定。

2.2对地基基础类型进行科学选择

通过以上勘察数据,对地质及地基类型进行确定。在构建建筑的过程中,其上部结构产生的重量会直接作用于地基基础当中,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基础持力层进行科学的选择,促使承载能力在地基基础中提升,还应当对工程成本进行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现代房屋建筑当中的主要地基基础类型包含多种,如独立式、壳式和箱式等,不同类型的地基基础工程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例如在应用嵌岩桩类型的地基过程中,载荷力的支撑由持力层来完成,此时还应对嵌岩桩进行充分的利用,来对建筑结构中的载荷力进行分散,促使应力形变在持力层当中得以降低,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建筑的稳定性。

2.3两种常见的支护技术分析

逆作法支护处理技术。这是当前一种比较成熟且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利用这种方法施工时,施工者经常通过上部交替与土方挖掘相结合的两种方法施工,从而将荷载对建筑基坑上部土体的负担与影响降低。此外在施工期间,工作面在基坑的四周要将充足的距离留设出来,保证能够顺利的完成混凝土灌注桩及钻孔桩施工。排桩支护也是一种常见的支护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将钢板桩、混凝土灌注桩、锚杆等结合到一起,然后再同基坑土层中的支撑结构相融合共同支挡土体。悬臂式、锚杆式和拉锚式等为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排桩支护期间,施工者先对孔灌注桩进行施工,之后进行破桩和冠梁项目施工。

3建筑地基基础常用的处理方法

3.1换土垫层

在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中,通常会遇到湿润性和膨胀性较强的土体,这类土体的承载力较小,不能满足建筑工程对地基基础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这就需要采用换土垫层的施工处理方法。换土垫层就是采用具有较高强度和稳定性的材料,如砂石等将原来的浅层软土换掉,以减小土层的湿润性和膨胀性,增强地基基础的承载力,避免土层的沉降。在建筑施工中,通常采用素土、砂以及碎石进行垫层。在换土垫层施工中,要采用分层填土的施工方式,以确保土体密度,减少土体的缝隙和孔洞。

3.2碾压夯实

在地基基础施工中,常用到碾压夯实的施工方法来实现对土体强度的提高。碾压夯实能产生强大的夯击力,实现对松软土体的夯实,能有效改善地基的沉降。常用的碾压夯实施工方法如下。

1)机械碾压法。机械碾压法主要是通过重型机械,诸如压路机、推土机等压实地基土层。机械碾压要在分层填土施工中进行重复碾压,以提高地基土层的夯实程度。重型机械的施工成本较高,因此,机械碾压法通常应用于建筑投资较大的大型的建筑工程。

2)振动夯实法。振动夯实法主要依靠电动机长时间的持续振动,达到良好的振动夯实效果。

3)排水固结土壤法。排水固结土壤法的原理是将松散土质的水分排出,以实现土壤的自动固结。排水固结土壤法首先要将袋装砂井和塑料排芯板设置在地基周围,采用沉管法进行成孔,通过在孔内实施灌砂预压、真空加压,排出地基土质中的水分。与此同时,加速地基土层的固结,以实现土质抗剪强度的提高和液化性能的改善。排水固结土壤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广泛适用于各种土质。

4)化学加固法。化学加固法主要是通过化学物质实现土壤粘结。或者是通过化学反应和机械搅和,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常用的化学加固法有三种,主要是灌浆法,喷浆法以及深层搅拌法。灌浆法是在土质中注入水泥浆等能够固化的浆液,来改善土体的性质,提高地基土体的强度。喷浆法具有较强的防水和防渗透性能,但消耗的水泥量过多,经济效益差。深层搅拌法,是通过深层搅拌机向地层深处注入水泥和石灰等固化剂,实现对土层和固化剂的强制搅拌,凝结成系列的水泥桩或地下连续墙,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避免地基的沉降。

总之,建筑工程地基的建设非常的重要,它能够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应该被极力的重视起来,相关部门应该不断的改善地基施工技艺,以此来提高地基的质量,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容平.简析建筑地基基础处理[J].科技与企业,2012,(14):221.[2017-08-15].DOI:10.13751/j.cnki.kjyqy.2012.14.176

[2]王顺涛.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浅谈[J].门窗,2012,(09):228+230.[2017-08-15].

[3]孙桂璐.常用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18):380.[2017-08-15].

[4]陆杰.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浅谈[J].科技风,2010,(07):148+150.[201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