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混凝土工程的常用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分析闫科薛华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2
/ 2

现代建筑混凝土工程的常用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分析闫科薛华革

闫科薛华革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混凝土对于现在的施工来说非常关键,它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固性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凝土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建筑结构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出于这种原因,本文通过介绍混凝土普遍的浇筑施工技术,提出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给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现代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该材料最早于国外诞生,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我国后,得到了广泛使用。多年的实践尝试与发展,该技术已经成功的被应用与实践。国内许多建筑企业在使用这项技术以后均获得了成功。清水混凝土通常会被运用于市政桥梁、工程项目、工业建筑以及民用工程。但不得不说的是如今的清水混凝土技术仍有一些薄弱性问题有待解决,无法最大化该技术的价值。所以必须对该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市场需要。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主要集中于主体结构部分来完成,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需要的钢筋以及混凝土的量比较多,并且混凝土的密度也比较大,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任务以及浇筑工作量比较大,因此,这就要求积极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从而保障浇筑工作质量。如果在开展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没有使用合理的使用技术或者是施工技术的使用容易时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之后出现各种缺陷,从而会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所承受的重量随着工程项目建设高度的改变而加剧,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是施工空间。因此,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开展,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结构特征,选择像一个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搅拌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搅拌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内容。从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大部分的施工现场,都应用了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该材料可以满足不同种类需求的搅拌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中,工作人员要合理把握水灰比例,按照实际的需求严格控制配比。在进行搅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时间、季节和要求,对温度进行控制。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较为常见的搅拌模式为移动搅拌站。河南省新巨威混凝土搅拌站设备制造厂,生产制造了移动混凝土搅拌站,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特征,可以有效地满足不同季节和不同项目的施工要求。

2.2、基础浇筑

由于建筑工程的种类繁杂,对于建筑工程的基础浇筑方面,需要对运用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时候进行分类考虑,它大致有三种形式。首先是阶梯状的施工,运用这种方式要求进行浇筑工作的时候,需要按照台阶的位置在一次性的情况下完成,进行相应浇筑工作的过程中,不可以有任何的缝隙存在,其次是杯口状柱施工,用这种方式实施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好杯口的高度,同时还需要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保障杯口底部混凝土的密实度。在建筑规模比较大的施工中,如果实现一次浇筑很困难的话,可以合理的建立一些基础后浇带,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现象,同时采取高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2.3、梁板浇筑

在运用技术的过程当中应当保证建筑梁板以及相应的施工方案能够得到合理选择,例如,在针对肋形楼板进行浇筑工作的过程中,一般来说会采取赶浆法来进行,其具体操作方式就是按照阶梯式分布的情况来对梁板做好下分层浇筑操作的内容,尤其是在过程中需要保证分层浇筑的位置能够达到规定位置之后再进行实际的梁板浇筑施工。梁板厚底不能够大于虚铺厚度,相应的振捣方向与浇筑方向都应当相同,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来进行标志移动,对于混凝土的板厚做好相应的控制。此外,在振捣施工完毕之后就可以运用刮尺等工具来进行找平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光滑性能够充分满足要求,在墙体、梁柱的连接位置的各个结构做好浇筑施工,在对梁板与梁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当确认柱体或者墙体浇筑已经完工一个半小时及以上,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进行施工,能够相应的为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工序提供质量保证。

2.4、分段分层浇筑技术

该方法适合用在单位时间内使用较少的混凝土,并且面积较长而且结构不太大的工程。在实施施工作业的时候,需要首先在一地层的第一末端开展浇筑施工作业,等到混凝土完成初次凝结的时候,然后再进行第二层浇筑工作,之后依次开展剩余的浇筑作业。但是,这种技术的使用不利于用在层数比较高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在完成顶层浇筑工作之后,再最底层没有完全凝固的状态下,可以开展二级浇筑工作。分层浇筑方法的有效运用,能够在确保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之上,降低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的使用量,特别是混凝土结构长度比较大的时候,能够不断强化混凝土结构的建设质量。

2.5、混凝土施工操作控制

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工作人员还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操作进行控制。比如,在混凝土搅拌时,技术人员要对加料的顺序、搅拌的时间、搅拌的均匀程度等方面进行集中管理,以此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满足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要求。我国某地区的建筑工程项目团队,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进行了多次试验,根据试验得到的数据,在混凝土中加入了适量的减水剂和粉煤灰。在正式搅拌之前,还对泵管内的残留物质进行了清理,确保甭管始终处于畅通的状态。此外,工作人员要在监理人员的监督和配合下,对混凝土进行了坍落试验,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00mm至140mm之间,确保混凝土拌合料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标准。日清厂房的一层梁板,应用了汽车泵和ф100的无缝泵管进行连续浇筑,确保不会留下垂直的施工缝,提升了一层梁板的整体性。

2.6、剪力墙浇筑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使用这种方式,通常情况下,需要事先在墙体地面均衡的建筑一层混凝土,这是进行施工的前提,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时,能够留有一定的施工缝隙,但是,需要掌握施工缝隙的位置。进行剪力墙的浇筑时,必须是持续不间断的,与此同时,振捣接口处时要有足够的力度,保障其接口处的紧密联系,在实施振捣的过程中,需要在洞口和振捣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洞口来说,两边的振捣需要同时进行,这是为了防止振捣力度过大,从而导致洞口发生形状改变的情况。实施建筑工程剪力墙浇筑的时候,需要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同时稳定的固定好钢筋的位置,同时密切注意在浇筑的期间发生的各种情况,便于采取措施实施实时的处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开展非常关键,并且对于整体混凝土的质量影响比较大,因此,应该对该项技术有全面地了解,在此前提下,强化相应的准备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与此同时,应该做好剪力墙浇筑、基础浇筑、梁板浇筑以及位置浇筑等各项工作,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文亮.加气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9):5-6.

[2]胡云众.主体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19):32-33.

[3]郭应海.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9):39-40.

[4]徐秀扬.房屋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9):40-41.

[5]宋飞.谈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