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创新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4
/ 2

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创新思考

郑亚峰

河南新恒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466000

摘要:传统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种大量的耗费人力物力就与当前的建筑施工的技术要求所违背,由此便要求建筑施工中对现有的一些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以使施工过程能够符合该行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药店的创新应用涵盖多个过程,如设计、施工以及运行维护过程,这样也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品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及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相辅相成,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要想保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就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并以绿色生态环保发展的理念为基础,不断创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让我国建筑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现状

1.1管理及创新理念过于陈旧

管理创新理念是引导管理创新技术有效运行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和技术应用现状的分析,发现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落后的管理创新理念。由于建筑工程管理者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建筑管理理念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始终按照自己积累的经验进行管理,缺乏现代管理知识,没有及时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另外,由于管理人员的影响,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创新意识较弱,影响了整个项目创新技术的应用水平。

1.2管理机制不健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的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越来越高。因此,过去对建设的重视和对管理模式的忽视,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不相称的。盲目追求建设进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对整个建设项目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坚持“以施工为主,不能控制”的原则。过去落后的管理机制将不可避免地被市场抛弃。此外,许多建设单位尚未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绩效管理也非常不足。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员工的标准化。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只有返工的问题比较严重,还会出现延长工期等问题,不仅浪费人力成本,还会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在项目的实际建设中,信息化程度不太好,信息传递不太顺利,资源共享无法有效实现。无论是施工技术还是工艺指标,其准确性都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因此,这对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非常不利的。

1.3施工资料管理不完善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分工多样。需要配备的建筑物也应根据其功能进行不同的调整,并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也导致了中国建筑工程设计的范围更广、内容更复杂、难度更大,以及准备和保存相应增加的数据的需要。然而,目前对于将来可能成为经验或事故证据的信息并没有完善的保存,在提高工程质量和找出事故原因方面难以继续突破。因此,有必要及时建立相关的管理信息部门,并妥善保存施工信息。

2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创新要点

2.1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地基施工是基础施工的主要部分,当前建筑施工中主要都是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低型建筑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少了,而在地基设计中,通常会采用桩体承力的方法,在桩体的建设过程之中,建设人员需要按照建筑的用途以及重量进行桩体的选择。就比如超高层建筑的重量级大,也就要求了所能承力必须足够大,由此主要采用的是钻孔灌注桩结构。桩体的建设过程主要如下,它涉及了土层的压实、灌浆填充、土壤回填三个过程,对于含水量相对较大的土层,则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既是采取防渗漏措施降低土层水分对桩体强度的影响,因而在该过程中必须先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认真勘察,包括观察施工地的降水量、土壤含水量等方面,其他的就是在桩体的建设前需要对建设地点进行定位,以保证桩体所承受力的合理科学性。除了这些之外,桩体的建设中还需要考虑的是是否需要设计地下室,地下室地基的建设与桩体建设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建设之前需要先清挖土层,清除掉腐殖土等土壤,此后还需要进行防渗漏措施和地面的建设,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地下室地基的建设能够符合设计的要求。

2.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创新应用

混凝土的配置过程要求严格,既需要保证温度、湿度等条件来满足混凝土的配置要求,同时因为一些特殊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就要低吸水性的特点,要满足所有的这些要求,则需要采用创新工艺进行混凝土的配置和灌注过程。这里以清水混凝土为例,这种混凝土常常使用于墙面的装饰,也是当前最高规格的混凝土。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必须先要对水泥打料块,且将水泥振捣的均匀,在仪器的检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配置,同时需要严格把控温度。由于混凝土结构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且在吸水后会发生颜色上的改变,所以才需要对喷涂了清水混凝土的墙面进行处理,以降低干燥清水混凝土的吸水能力。

2.3环保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环保是当前的流行话题,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的准备不足,经常出现一些材料和资源的浪费现象,增加了施工的成本,造成了经济效益的损失。因此,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于工程造价特别重视。很多施工单位在盲目追求工程施工进度,这会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另外,由于施工单位对于材料选择存在差异,会有一些质量差和具有污染性质的材料应用到工程中,对我国的环境保护非常不利。因此,各个建筑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使用合格的建筑施工材料,应用环保施工技术,节约能源和材料,促进建筑业向绿色、节能方面发展。

2.4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我国目前最先进技术种类之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先进施工技术,并且通过掌握的技术类型对工程施工的各项信息进行共享和互相交流,实现对信息的学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效果提升打下基础,也为建筑业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时还需要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辨别、分类以及整理,这是就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传输网络,促进信息的传输速度。对此,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部门要配备先进的信息局域网络,让信息技术能够在建筑工程中发挥最大的价值。

2.5采用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确定施工流程

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构设计优化可以对建筑整体、框筒及布局方面进行深度的优化,由此来确定最合适的建设方式。以剪力墙的建设为例,这种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将会尽量减少暗桩的建设数量,同时针对该剪力墙的建设还需要先进行建设位置的确定,在相关的支撑系统建设完成之后进行钢架结构的架设,并进行混凝土灌注,从而进行剪力墙的建设。

结束语

目前,创新技术在我国民用和工业建筑中的应用已初具规模。创新技术以其科学性、成本可控性和在促进建筑业发展中的整体作用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创新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相关施工技术人员重视培养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开发更多创新技术,以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丁福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探讨[J].工程技术,2016(8):22.

[2]李怡坤.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6.

[3]武晋梅.谈谈现阶段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钢纤维混凝土技术[J].建筑知识,2016(3):8.

[4]黄超.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J].江西建材,2017(18):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