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大修安全管理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核电站大修安全管理浅谈

魏子程曹姝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海南省昌江县572733)

摘要:如何在核电站大修期间做好安全管理,对于核电站的大修安全以及核电站的安全生产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论文在研究核电站大修安全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之相应的意见或建议,以有效地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关键词:核电站;大修;安全管理

引言

三大国民产业收益水平持续增长,这与国内电力行业运营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维持电能正常供应有助于其它产业经济的稳定调控。新时期国家对电力行业科技改革给予了综合性的支持,无论是发电设备或操作技术均有了多项指导。考虑到核能发电的特殊性,电站建设阶段和大修阶段需重点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避免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不利损失。

1核能发电的特点

行业调查显示,早期发电方式存在较为显著的弊端,不仅资源消耗量大且实际收益较低,过度开采水资源、煤资源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从已建成的核电站运营情况看,核能发电具有环保性、高效性、经济性等特点。1.环保性。火力发电燃烧大量的煤原料,产出电能的同时也排出了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粉尘颗粒等,污染了城市地区的空气环境;水力发电对自然水源实施开发利用,肆意调用水资源增加了存储量的消耗,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污染现象。核电站通过物理反应产生核能,再将其转换为电能供应使用,这一过程无需借助外在资源,生产作业期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污染物。2.高效性。无论是选用燃料资源或水资源从事发电,原材料使用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耗损,一般燃料耗损率10%-20%,水耗损率20%-40%,造成大量自然资源被白白浪费。核能发电的消耗率很小,所用燃料具有运输方便、储存简单等诸多优点,保证了电力生产的持续性。同时,较高的生产效率,对核电站未来的建设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2核电站大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大修安全管理是核电站大修工作的重要内容,大修现场作业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对于核电站大修工作能否顺利有效地推进和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现阶段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核电站大修工作的安全管理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核电站大修安全管理工作的部分领导和员工对于大修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进而导致部分大修现场工作人员对大修安全缺乏一定程度的认识;第二,部分领导和员工仅将大修安全停留在口头言语上,没有切实地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观念,进而导致大修安全意识淡薄;第三,在核电站大修期间,由于部分领导和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参差不齐,进而使得其对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2缺乏有效的监督

在核电站大修期间,有效的安全监督对于大修现场作业人员坚守大修安全底线,完善现场安全管理以及提高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意识都具有推进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大修安全监督还有待完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作业班组对于大修安全监督工作缺乏重视,形式化相对比较严重;第二,安全监督缺乏专业的技术,进而导致大修期间安全管理监督工作缺乏有效性。总之,保障大修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是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的,因而大修安全管理必须注重监督工作的完善。

3核电站大修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3.1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为保障核电站大修期间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首先应注重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核电站大修工作前期,组织相关领导和员工学习与大修安全有关的知识与经验反馈,以提高安全认识,确保大修安全工作能够落到实处。第二,加大大修安全宣传活动,例如,制作大修安全标语、大修安全专栏、大修安全警示录以及温馨提示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榜样的力量来促进员工形成安全意识。例如,开展核电站大修作业现场的安全即时激励、表扬信、光荣榜等活动,将核电站大修现场的优秀事件以书信或光荣榜的形式贴在大修安全工作现场,以此来督促员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第三,增强大修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的强度和力度,以使得现场作业人员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第四,开展大修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活动,通过作业班组开展作业现场安全隐患的识别,加强风险控制,从而提高班组安全意识,改善现场安全作业环境。第五,加强现场作业区管理,建立标准作业区管理程序、要求及对照标准,约束作业现场人员行为规范、作业场地布置规范,从而有效地控制作业区的风险源及降低控制区集体剂量。

3.2设置五层防线

为了保护核电站工作人员和核电站周围居民的健康,核电站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一般包括五层防线,第一层防线:精心设计、制造、施工,确保核电站有精良的硬件环境。建立周密的程序,严格的制度,对核电站工作人员有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训,人人注意和关心安全,有完备的软件环境;第二层防线:加强运行管理和监督,及时正确处理异常情况,排除故障;第三层防线在严重异常情况下反应堆正常的控制和保护系统动作,防止设备故障和人为差错造成事故;第四层防线:发生事故情况时,启用核电站安全系统包括各外设安全系统加强事故中的电站管理,防止事故扩大保护反应堆厂房安全壳;第五层防线万一发生极不可能发生的事故并伴有放射性外泄启用厂内外应急响应计划努力减轻事故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3.3健全大修安全管理机制

为增强核电站大修安全管理的力度,健全大修安全管理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具体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责任机制,将大修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使核电站大修安全的具体工作落到实处;例如,主管领导担负起主管的责任,监督人员加强现场巡视的职责,作业人员完成自己的安全责任,进而达到责任的层层落实;第二,健全奖惩机制,对于违章指挥、违章监督以及违章操作等行为给予及时的惩罚机制,以保障大修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的提高;第三,健全网络机制,以提高核电站大修的安全管理效率水平。对核电站大修信息进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有助于及时获得大修作业现场的反馈信息,包括大修期间每日高风险项目安排与开工情况、大修现场经验反馈、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情况,以及作业区管理等。

结语

本文探索了核电站大修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即意识薄弱、责任落实困难以及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等,同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即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的培训体系、健全大修安全管理机制以及培养一批专业的大修人才队伍等。总之,核电站大修安全管理工作应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为主要工作原则,在此基础上,注重提高核电站大修安全的管理水平,进而确保高质、高效地完成核电站大修工作。

参考文献

[1]岳春生.核电厂大修质量控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6(10):35-37.

[2]卫一民,梁国英.核电站与传统发电站点的效率对比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04).

[3]于化伟,王艳延,李晓磊.作业安全分析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15(2):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