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应用的效果观察梅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应用的效果观察梅花

梅花

梅花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北院区,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择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病人254例,将所有病人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即每组包含病人例数127例,所有病人在入院时均通过病情确诊,并且签署手术同意书,所有病人均采用传统护理手段,而实验组病人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优质护理治疗,最后在为期两个月的护理治疗后,对病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含护理事故出现次数、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事故投诉率,对比两组病人的差异。结果通过为期两个月的护理治疗后,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事故出现次数为1次,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6±0.12)分,医疗事故发生率为0.78%;参考组事故出现次数为5次,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8±0.14)分,医疗事故发生率为3.94%.而根据以上两组数据对比可见,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护理而言,传统护理结合优质护理能够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提升急诊护理的效果,存在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急诊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作为社会基本的民生机构,医疗机构不但在民众生活体现出重要的地位,同样也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但是对于我国而言,医患关系却随着近年来的医疗改革而显得更加紧张,其主要原因除了包含治疗方法落后以外,还可以包含医疗事故的出现,严重影响到病人的正常治疗与更好的体验[1]。而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主要是针对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病人254例展开积极的治疗,同时取得了较大的疗效,详细记录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54例病人,并将他们按照随机数表,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病人均通过入院病情确诊,其中实验组127例病人中,含男性74例,女性53例,年龄范围20-68岁,平均年龄(46.9±3.4)岁,患病周期为3-16天;参考组127例病人中,即男性70例,女性57例,年龄范围21-65岁,平均年龄(45.2±2.9)岁,患病周期为5-18天[2]。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病人无论在年龄还是病程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3]。

1.2护理方法

所有病人在治疗前排除手术禁忌症,即老年痴呆、意识障碍、精神等疾病,然后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包含对病人进行周期性日常检查,检查指标即有脉搏、心率、呼吸、血压等等,同时在护理治疗时,密切注意病人这些日常指标变化;而实验组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优质护理服务,服务内容包含心理护理、宣传护理以及紧急护理三个方面,其一心理护理,对于病人心理进行了解,即通过及时的沟通与交流,聆听病人的心声,同时对于病人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即像对于有焦虑证的病人,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慰,并且根据病人的情况,向病情较轻的病人普及目前病情以及治疗流程,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对于存在恐惧症的病人,则需要诱导病人说出心理顾虑,并且进行聆听,同时根据病人心理情况找出疏导的突破口,分析病人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同时展开针对治疗,例如经济条件问题,护理人员则需要积极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同时配合家属对病人情绪进行安慰,然后通过募集捐款。联系公益机构等多种方式进行解决,帮助病人分担来自家庭经济的压力;其二,宣传护理,病人在入院前护理人员可以向病人宣传疾病的观念,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绝症”,同时发布一些成功的案例,帮助病人以积极健康的观念去看待疾病,并且树立起治愈的信心,避免负面情绪对于治疗的影响;其三,紧急护理,根据病人的情况开展相应的紧急护理,例如对于新入院的病人根据病情情况进行处理,即像一些病情危重需要抢救的病人,护理人员可以为他们拓展一个“绿色生命”通道,即取消入院挂号、手续以及缴费等一系列步骤,待他们病情稳定再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处理,同时对于一些病人采用紧急的护理抢救,即如心肺复苏手段、气管插管以及心脏除颤等等[4]。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真实原始数据及平均数据表示,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包含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在为期两个月的护理治疗后,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事故出现次数为1次,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6±0.12)分,事故发生率为0.78%;参考组事故出现次数为5次,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8±0.14)分,事故发生率为3.94%.而根据以上两组数据对比可见,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资料可见下表一:

表一实验组、对照组病人护理效果研究对比

组别例数(n)护理事故出现次数(n)护理满意度评分(分)事故发生率(%)

实验组12719.26±0.120.78%

对照组12758.18±0.143.94%

P值<0.05<0.05<0.05

3.讨论

我国医疗条件伴随着科技不断的提升,但是医患关系却未能因此得到缓解,特别是在近年来,医疗事故频频发生,究其原因除了包含人员的操作不当以及医疗意外等问题,同时还因为护理流程缺乏科学性。特别是对于急诊科而言,病人病情多为危重,及时救治往往更加重要,但是这也是目前很多医院普遍缺乏重视的,而在本次研究中,我院急诊科在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主要收治的急诊病人,并且对他们开展一般的护理以及传统配合优质护理护理,通过为期两个月的护理治疗结果对比,实验组护理事故出现次数为1次,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6±0.12)分,医疗事故发生率为0.78%;参考组事故出现次数为5次,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8±0.14)分,医疗事故发生率为3.94%.而根据以上两组数据对比可见,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相对于传统护理治疗而言,传统护理配合优质护理治疗能大大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同时提升病人的整体满意度,值得广泛临床推广[6]。

参考文献

[1]李菲菲.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124-125.

[2]韩彦辉,李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05(05):837-839.

[3]付雪飞,宗彩霞,张呈,贾丽亚,李楠.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04(11):94-95.

[4]郭晓英.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0(19):244-245.

[5]同小利.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探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12(12):172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