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试纸法与镜检法进行尿液检验差异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对比试纸法与镜检法进行尿液检验差异性

王宇峰

王宇峰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医院检验科226408)

【摘要】对比试纸法与镜检法进行尿液检验差异性。随机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的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其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对比两项检查与尿液检验关系。两种检验结果对照中,试纸法假阳性率为10.17%、假阴性率为59.54%,镜检法假阳性率为11.32%、假阴性率为56.9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尿液检验中试纸法与镜检法各具优势,为提升检验的确诊率,可综合两种方法进行优势互补,进而降低漏诊及误诊率。

【】试纸法镜检法尿液检验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267-02

尿液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标本,尿液检验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而且尿成分及含量的变化,除了能够反映泌尿系统以及相邻组织的局部病变以外,还能够反映出胆囊、消化及内分泌等全身疾病情况。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也在不断完善,高精尖的检验仪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中,有效缓解了检验工作者的负担。本文主要对比试纸法与镜检法进行尿液检验差异性,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到我院接受尿液检验的1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3例,女性77例;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年龄为(38±2.64)岁;分别给予其试纸法与镜检法检验。

1.2仪器和试纸

尿液分析仪均由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优利特URIT-500B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尿试纸条、标准试纸条等;镜检法采用的是洁净载玻片、洁净玻璃试管及江南JNOEC显微镜。

1.3诊断方法

试纸法:事先准备尿液分析仪、载玻片及双目显微镜,取10mL尿液样本后将试纸条放入到检验的标本中,擦除多余尿液后放置到尿液分析仪中,根据尿液分析仪操作规范进行检测,完成检测后记录检测的结果。

镜检法:采用不染色尿沉渣镜检法,取10mL受检者尿液样本,并将其放置到离心管中离心处理,弃去上层清液,取下层沉渣,将其混匀后取0.02mL放置到载玻片中,然后放置到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1.4观察指标

试纸法检测正常,而镜检法检测异常,其结果为假阳性;试纸法检测异常,而镜检法检测正常,其结果为假阴性;两种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则属阳性;两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则属阴性。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的表示为(x-±s),计数资料表示为[例数/百分比,(n/%)],检验用χ,P<0.05时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两种检验结果对照中,试纸法假阳性率为10.17%、假阴性率为59.54%,镜检法假阳性率为11.32%、假阴性率为56.9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种检验结果对照[例数/百分比,(n/%)]

注:假阴性率=(试纸法阴性-镜检法阳性)/试纸法阴性或镜检法阴性;假阳性率=(试纸法阳性-镜检法阳性)/试纸法阴性或镜检法阴性。

3.讨论

尿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验方式,该种检验方式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和筛查起着积极意义。尿液检验的结果中,若出现蛋白物质,则表示患者的肾脏功能有可能已受损;此外,病变的位置、疾病的严重程度等不相同,其尿液检查的结果也不相同,尤其是以细颗粒、粗颗粒、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等管型更具代表。在进行尿液检验过程中,其结果容易受疾病、送检的时间、尿液成分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如:部分患有阴道炎的女性患者,其尿液中存在多种细胞成分和分泌物,对其的处理不恰当,容易出现假阳性。而尿液标本采集时间过长同样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破坏尿液中的白细胞成分,出现假阴性情况。

常见的尿常规检查方式主要有试纸法和镜检法,环境因素对于镜检法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该种检验方法更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等。试纸法的操作较为便捷、灵敏,且检查的准确率高;但该种检查方法容易受到环境、试纸的材料与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除此之外,检验前患者服用过多青霉素药物,也会造成假阳性的出现;且尿液标本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时,也会影响到尿液中亚硝酸盐及尿糖的成分,造成检验的结果呈现假阴性;患者进食了含有丰富色素的水果和蔬菜等,同样会影响到尿液中尿胆红素的成分,呈现出假阳性。因此,在采用试纸法进行检验前,需先了解患者疾病类型、治疗期间所服用的药物以及饮食等,确保检验的准确、可靠。临床实际检验过程中,试纸法仍存在一定漏检或误检现象;因此,医院需提升相关检验人员的责任感,尽量减少或避免漏检或误检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纸法假阳性率为10.17%、假阴性率为59.54%,镜检法假阳性率为11.32%、假阴性率为56.9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陆洁等临床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表明,尿液检验中试纸法与镜检法各具优势,为提升检验的确诊率,可综合两种方法进行优势的互补,进而降低漏诊及误诊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米宝华.探析应用试纸法与镜检法进行尿液检验的差别[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4):187.

[2]余广琼.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结果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6):2487-2488.

[3]胡娇丽.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的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7):204-205.

[4]邓小凤.干化学试纸法与显微镜检对尿液潜血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281-282.

[5]陆洁.尿液检验中试纸法与镜检法的临床效果[J]药物与人,2014,27(6):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