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征的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经前期综合征的防治

金鲜花

穆棱市第二人民医院157513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经前期综合征的体质类型以及经前期综合征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并为相关临床研究及新药开发提供严谨的科研资料。方法:本次研究共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有经前期综合征的患者共100例,让患者填写调查表100份,其中经前期综合征组年龄最大者47岁,最小者15岁,平均年龄为29岁。对照组最大年龄49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为28.8土4.51岁。可知,经前期综合征可见于育龄期各个年龄段的妇女。结果:此次调查的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共8项,可以归类为行为症状、精神症状、躯体症状。结论: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包括腹痛、腰痛、乳房胀痛、不安、抑郁、紧张、水肿、疲劳等150余种。症状在20岁左右最为严重,其次为30岁及40岁,而且年龄越小,症状越严重。进行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防治经前期综合征。

【关键词】经前期;综合征;防治

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反复在黄体期周期性出现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方面改变,严重者影响生活、工作、学习,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0%~40%,多见于25岁~45岁。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烦躁、易发脾气、肢体水肿、头痛、腹胀、乳房胀痛、抑郁、焦虑、易激惹、有意外事故倾向和犯罪行为及自杀意图等。

1.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1月~2015年7月间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有经前期综合征的患者共100例,患者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依据经前出现而行经渐止的规律分析,其产生与临经前、经期时段,冲任气血的盈亏以及患者体质有关,而体质因素占主导地位。月经前阴血下注胞宫,经期则血海由满转亏。如果患者禀赋不足,阴阳气血偏盛或偏衰,就会使月经前后脏腑、气血的生理动态失衡,受其调控的情志状态不稳定,故而发生月经前后诸症。此外,致病因素的干扰、破坏、影响,也是本病发生的诱因。医生认为经常生活在压力环境下,或不良饮食,导致肝气郁结,肾阴不足是重要体质因素。

1.2方法

本研究着重有针对性进行经前期综合征期的卫生宣教,开展女性保健咨询工作,通过宣教和心理咨询,帮助女性正确认识和对待经前期综合征的生理、病理变化,学会自我调节和松弛,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促进女性身心健康。此外,让患者进行自护,包括以下方面: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避免精神紧张、忧郁,努力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不断调节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患者中,89%的患者的经前期综合征表现为经前期妇女的烦躁易怒,情绪难以自控。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多数经前处于抑郁或烦躁的心理状态中。通过探讨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病原理,并找出引起经前期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加强女性健康促进,提高其应对策略确定了健康教育的重点,同时为临床制定相应的经前期预防保健提出参考意见。应采取适合不同个性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月经期保健讲座及教育,使女人正确认识经前期综合征,从而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经期痛苦,提高学习、生活质量,增进女性健康。

3.讨论

3.1经前期综合征的具体表现情况

高频率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和无处不在的工作家庭压力使得现阶段的育龄女性精神每每高度紧绷。女子天性本怯懦好静,精血不足,易被七情所伤,却因社会及环境所致必须面对种种压力,出现忧思焦虑,心续不宁。加之经期气血变化,更易扰乱心神,导致失眠多梦。一般认为,经前期腹痛腹胀多数为实证,经后腹痛多数属虚证。小腹、少腹胀痛多属于气血癖滞,甚于痛为气滞,痛甚于胀为血疲。周期性出现躯体、情感和行为方面改变的综合征。

3.2导致经前期综合征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由于社会变革、竞争激烈,给人们带来了狂热、振奋、喜悦和希望,同时,也给一些人带来了消沉、失意、痛苦与迷惘。当有些女性遭受失恋的打击,家庭的破裂,工作压力增加,不顺心;中学生学习负担加重,长期压抑无法宣泄时,可以使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加重,导致意外伤害事故及自杀的发生,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故应当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提高生命质量,要防患未然。

3.3经前期综合征的主要防治方法

积极开展经前期综合征心理咨询,随着健康观和价值观的转变,掌握女性生理周期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进行经前期综合征期的卫生宣教,开展女性保健咨询工作,通过宣教和心理咨询,帮助女性正确认识和对待经前期综合征的生理、病理变化,学会自我调节和松弛,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促进女性身心健康。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宣传经前期综合征保健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前期综合征保健健康教育,通过在社区、电视台进行讲座或利用各种宣传栏宣传保健常规,如经前期的饮食、睡眠及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在医院内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开通热线,在电台广播里设有问必答节目等做法,都能很好地改善经前期综合征症状,保证女性平稳、舒适地渡过危险期。此外,还要加强社区保健社区保健人员及时了解有关经前期综合征的国内外最新动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经前期综合征的保健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经前期综合征的保健知识,意识到经前期综合征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帮助女性认识哪些是躯体症状应予重视,哪些感觉不必过分担忧,克服女性性格弱点,让女性自觉地进行经前期自我保健,有效地避免了经前期综合征带来的苦恼。经前期综合征时,如症状较重,无法自控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只有通过上述方法才能够更有效地防治经前期综合征,缩短患者的诊疗时间,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宋培歌,王代娣,吴恺君,等.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与学校适应性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329.

[2]张永爱,安瑞芳,唐争艳,等.不同个性中国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及其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1):64-65.

[3]安晓妤,余跃生,姚瑞,等.医学专科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与C型人格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7):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