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

马仕贵

马仕贵四川省青川中学校628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社会竞争最本质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对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可忽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最重要的是要促进教育的进步。我们更加应该重视的是教育方法的转变,在新的市场需求下,更加受到重视的是教育的效果和效率。物理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要从根本上意识到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根据教学的进度,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为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出一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改;兴趣;意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227-01

新一轮课程改革,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基础教育得到更快发展的一次机遇,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和学生共同学习的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通过不断改进,将思维模式与教学习惯加以改变,逐渐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去理解物理规律,明确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找到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卢梭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物理学,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靠什么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从物理学之外的东西,要靠物理学本身的魅力来感动学生。

物理学是非常吸引人的,可是很多学生感觉物理学非常枯燥,主要是没有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或者是他不懂,只能是背公式,越学越苦恼,要让学生有兴趣,需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到物理学的精髓,这就要靠老师用自己的科学激情去点燃学生热情的火花。

二、培养科技意识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推动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在科技进步上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划时代的变革。电气化时代、原子时代、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以现代计算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信息时代、离子注入、雷射退火、卢瑟福背景散射谱、俄歇电子谱、X射线发光光谱、二次发射离子质谱,以及高分辨的电子刻蚀、同步辐射光刻,哪一样不是从物理学各分支的实验室里移植到工业上去的!

科技意识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物理学中“科技”的内容随处可见,因此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时、有意识、有机的渗透科技意识的教育。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如科技小制作、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等等。

三、不忘知识应用

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知识,学以致用才能使知识产生力量。知识只有被应用到学生熟悉的现实问题中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价值,才能使他们更加明确学习知识的目的,才能刺激他们的学习动力。在日常生活及技术应用甚至玩具中有许多与物理相关的物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注意留心观察、研究、收集并将其巧妙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因为学生越是熟悉的事物,越容易产生亲切感,越容易产生兴趣与好奇心,越容易萌生学习的欲望。这样既教会学生知识,又让学生了解了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案例:高一新授课《离心现象及应用》:我关于本节内容的教学,在介绍离心现象、离心运动的应用防止过程中,增加了一些相关的演示实验,并请部分学生参与了演示实验的操作,不少学生为没有能进行实际操作而“心有不甘”,而且本节课也缺少“探究”。于是我拿出事先准备的十个相同的玩具——两个交叉叠放的木块,只要学生将其分开,就算成功,谁先成功完成就将该玩具作为奖品送给谁,学生本来就跃跃欲试,现在更是群情激奋。我规定每人(组)限时2分钟,便让学生开始玩,因为看上去实在太简单了,学生感觉非常轻松,可是看上去简单,要拆开却没那么容易。

学生们讨论着、玩着,气氛非常热烈。但就是拆不开,我抓住时机,指导学生猜想其可能的结构及对应的拆卸方法,对学生的每种猜想均给予思想方法上肯定,最后我提醒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猜想,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终于有一位学生拆开了,我立即将该玩具奖给他,并请他对该玩具的结构进行了介绍(与其他同学交流),出示实物图,同学们这时恍然大悟,原来就是应用的离心现象。

在学生拆开该玩具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冷静的思考和分析,这节课的探究活动简单易操作,与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结合得比较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要教者做教学研究的有心人,这样的例子是不难发现的。

教师由于经验丰富,涉猎较广,而且善于表达,有时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十分“圆润”、“妥贴”地将学生的疑虑化解,其实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崇拜,在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往往中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此被束之高阁。教师一定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不能让“问题(思考)”止于自己。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提出的有创新价值的问题,甚至是自己失察之处,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

物理教学是什么?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物理教学,造就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是工作,是艺术。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追求那种具有审美的教学内容、有序的教学流程、和谐的教学氛围、丰富的教学手段……的教学意境。

参考文献

[1]王景文.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01):84.

[2]郑梅娥.高中物理课堂中自主实践的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中旬).2014(07)

[3]武颉,权艳丽.优化物理教学过程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

[4]肖吉霞.浅析我国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01):91.

[5]李湘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5(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