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廖燕梅

阆中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阆中6374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呼吸内科行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120名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另外120名呼吸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数据,观察两组患者输液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价分别为4.17%、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24.17%、86.67%,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进行输血、输液治疗主要途径之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因素,尤其对呼吸内科而言,由于收治人群主要为老年患者,患者的静脉普遍较细、弹性差,为临床静脉穿刺增加难度,同时因输注的药物大多具有刺激性,容易出现输液外渗、静脉炎等不良事件,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同时加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对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也会造成一定影响[1-2],基于此,针对呼吸内科静脉输液患者采取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极其重要。本科于2017年1月至12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现将研究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52例,年龄均在48~79岁之间,平均年龄(63.51±7.84)岁,住院时间3~28d,平均住院时间(15.52±6.13)d,另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患者70例,女性50例,年龄均在51~82岁之间,平均年龄(64.28±7.25)岁,住院时间4~32d,平均住院时间(16.33±6.41)d,所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并对治疗护理方案具有完全知情权,本研究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方面资料,差异对比无显著性(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注意观察并发症现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呼吸内科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全体护士为小组成员,护士长负责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与向上级通报科室工作情况,不定期检查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其他成员负责实施、讨论并评价关于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的工作。(2)风险评估分析:护士在输液前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评估,包括患者病情、精神面貌、意识药物过敏史;心理状况、配合程度;输液时的药物性质;穿刺时选择合适的外周血管以及皮肤情况,通过查阅以往的临床资料发现常见的风险包括皮下血肿、留置针脱落、静脉炎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3)强化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对科室所有护士定期开展输液风险事件培训,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定期进行职业考核,加强教育及自我防范意识。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采用院内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满分设置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9~6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度,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即[例(n)],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风险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n=120,例(%)]

3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操作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门技术,目前,常用的静脉输液方式主要为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够有效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减少不良刺激[4]。尤其在呼吸内科中,患者普遍病情复杂,需要长期输液治疗,而留置针的出现为临床输液、输血提供可靠的通路,但静脉留置期间常会发生一些不良事件,影响患者病情,延长其住院时间,如何降低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预测并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是比较完整的护理风险防范系统[5]。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当中,结果显示: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价分别为4.17%、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24.17%、86.67%,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对患者输液前的护理风险进行正确识别与评价,重视护理各环节中不安全事件的管理,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减少或消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有效降低护理工作中潜在风险,减少护患纠纷,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建敏.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3):274-276.

[2]李蓓,全钰平.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2):1724-1726.

[3]贾彦洋.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4):184-185.

[4]刘仁莲,严雪诊,梁锦娣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2,23(24):152-154.

[5]王秀娟.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8):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