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陆]上崛起的新民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新大陆]上崛起的新民族

罗永碧

---浅谈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四川省资阳市迎接镇中学罗永碧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约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中期)。其间,又可以把它分成“孕育”、“萌芽”和基本形成三个时期。

一、“孕育”时期(十七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惊动了欧洲

十六世纪以来,一些殖民国家已经跃跃欲试。1607年,资本主义最先兴起的英国终于把它的第一批移民运到了大西洋彼岸一个河口的半岛上。为了纪念国王詹姆士一世,虔诚的移民们就把这里建起的小镇叫做詹姆士城。

詹姆士城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历史的开始。然而这时的美利坚民族在哪儿呢?哪儿也找不到。美国历史的第一页是由英国人写的。

必须清楚,“新大陆”的“新”只是相对欧洲人而言的,而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它同样是一块古老而悠久的大地。本来,这些正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印第安人,如果能照历史的自然过程发展,最终也会形成民族的。可是,他们的历史竟被殖民者拦腰截断了。

随着弗吉尼亚这块“处女地”不断被开垦,更多的英国移民来到了北美。然而,这些“契约奴”失望了:“新大陆”亲不象殖民者鼓吹的那样美好,除了茫茫的荒野,无际的原始森林,就是成群的野兽,狂暴的风雪……就连詹姆士城在不开会时,也显得那样荒凉。

本来,从民族感情来说,这些下层移民一直以自己是英国人而自豪。现在,他们一有受骗的心理;二有艰苦的劳动;再加上英国商人总是冷酷的提高英货的价格,似乎有意不把他们与国内的英国人同等看待。因此,尽管他们仍以英国人而自豪,但一种自强的信心也在滋长,当时,他们中的一位诗人这样写道“切莫垂头丧气……让英国知道我们欣然情愿……”

于是,当他们在“新大陆”下播下的种子结出果实,在“新大陆”下生育的儿女长成成人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向英国展示出了一种新鲜而奇妙的共同体。尽管它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共同体。

1619年,弗吉尼亚成立了最早的殖民地议会。1943年,新英格兰同盟成立了。这两个组织,从形式到内容都基本上是服从于英国的,但它们的出现,却还有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原因,这就是:“北美殖民地毕竟不同于英国本土”。

总而言之,十七世纪的前半个世纪,是美国历史的开端,作为美利坚这个民族共同体,在这半个世纪里应该说确实还没有问世,还处在“孕育”时期。

二、“萌芽”时期(十七世纪的后半个世纪)

北美殖民地的头半个世纪过去以后,美利坚民族已经到了“萌芽”时期。

由于北美殖民地人少地多,人口流动性大,而且,它本身不存在什么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痕迹,因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就业比欧洲容易。(2)思想比欧洲自由。(3)社会地位比欧洲容易改变。

因此,尽管去“新大陆”得历经艰辛,但十七世纪下半叶,大量的英国移民们源源不断地涌进北美。不仅如此,大批大批欧洲不堪本国困境的非英国移民这时也开始涌进北美。

当时英国移民称非英国移民为“外国人”。这些“外国人”大都是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民族感情上对英国并无依恋。有的人本来就深受英国的压迫、歧视。如爱尔兰人。因此,他们一提到英国人就痛恨。“外国人”的到来,使北美殖民地的居民构成越来越不“纯”了。

差不多同时,非洲黑人也开始被运到了“新大陆”,在白人移民看来,黑人不仅是“外国人”,而且是外种人,是奴隶。但实际上,黑人为北美的社会结构增添了一根不容忽视的支柱。

总之,由于上述的那些情况,还由于这些不同的人的共同生活和互相通婚,“新大陆”占人口主要部份的英国移民在民族观念上又发生了新变化,他们称自己是英国人,同时又开始称自己是美洲人。这种称呼还不能算作一种明确的民族意识,但英国针民者还是毕竟感到这开发将不妙的。因而到了十七世纪中下叶,英国殖民者对北美人民的统计就逐渐加强了。政治上压迫、经济上剥削、思想上压制,这一切使得美洲人一种本能的反抗油然而生。

总之,上述一切预示着,美利坚民族离基本“长成”的那一天不远了。

三、基本形成时期(十八世纪的上半个世纪)

十八世纪开始了。“新大陆”向世纪展示出了一幅崭新的图画,这就是:美利竖民族已经基本形成了。

首先,出现了美利坚人的共同语言。一种融合有“美洲方言”的英语。很多语言,如鲜水果、大草原、工头等分别来自印第安语、法语和荷语。这种英语还融合有非洲的民歌民谣。更重要的是,美利坚人还创造了不少新词汇。如炒玉米花、盖木板。正是用这种共同的语言,美利坚人召开了“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

其次,这时十三个殖民地已形成一片。美利坚人已有了共同的地域,随着人口增长,定居面积不断扩大,从大西洋海岸到阿巴拉契亚山脉,散布着美利坚人的村舍和市镇。

再者,这时美利坚人已有人共同的稳定经济生活。十八世纪一开始,殖民间之间就开办了邮政业务,建立了邮政系统。从波士顿到查理斯顿,已修了一条贯穿南北的相当好的公路,它还连有几条伸向内地的支线。海路运输这时更加普通,在有名的市镇,已形成了固定的较大规模的市场。同时,“走私”的发展,从客观上说也是共同的经济生活得以形式和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独立宣言》第一个签名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走私王”韩寇克。

共同的吃、穿、住、行、用,即共同的稳定的经济生活是美利坚民族形成的最根本的人在动力。斯大林说得好:“假如北美各地未因彼此分工、交通发达等等而形成一个经济上的整体,北美利坚人本身就不配叫民族”。

第四、美利坚人的共同文化已基本形成。这种共同文化主要是基于共同的经济生活的。

大学、报纸、技工、文艺都生动地体现了共同文化的形成,不过,美利坚共同文化的形成还有一个最深刻的标志,那就是表现在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素质——美利坚民族意识——已经基本形成了。

1754年,阿尔巴尼联盟会议召开,富兰克林在会上正式提出了要求殖民地自治的原则,美利坚人的民族意识,第一次得到了明确的反映。今天,人们都把这次会议作为美利坚民族形成的特征,主要着眼点就在于此。

随着阿尔巴尼会议的召开,“美国”和“美国人”这个崭新的民族意识应运而生,并日渐成熟了。

正是“美国”和“美国人”这种崇高而成熟的民族意识大大促进了美利坚这个已经形成了的民族的迅速独立。十八世纪的前半个世纪过去以后,伟大的独立战争打响了。随着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新大陆”上终止崛起了崭新的美利坚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