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关于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覃玥

(兴安县兴安中学,广西桂林541300)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习题课有着很高的地位。从学生在习题课上的学习效果、学习行为、教师干预及学生收获四个方面对高中数学习题课的综合效果展开调查。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习题课的兴趣并不高,在课上学生也很少主动发言,而是被动接受教师传达的解题方法,教师为了课上能够完成习题的讲解,只是一味地的讲授知识,导致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因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力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调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想要掌握好数学知识,首先要进行习题训练,习题是数学知识的有效载体。教师通过习题课,能有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了解到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对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让学生能够灵活使用。如今课程改革正在不断的推进,新课程理念下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习题课主要让学生学习解题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要对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情况加以研究,来提高整体数学教学质量。

二、有关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调查研究

通过研究学生在习题课上的学习情况,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习题课的重要性,但他们上习题课的兴趣低于新授课,学生对自己在习题课上的学习情况满意度较低。许多学生认为习题课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在习题课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课上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能跟进教师的教学进度,但在发言方面却不够积极,学生也缺少面对困难的勇气,许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并没有认真思考就产生“我不会”的想法,缺少对数学题的探究能力;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学生也会以“听不懂”为借口而放弃学习。比如在学习函数证明这部分习题时,这些习题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难度相对较大,也是高中数学重点学习的内容,教师在讲这部分习题时也会耗费很长时间,许多学生在遇到这些习题时就会直接放弃,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解答出这道习题的能力,在教师讲解过程中他们也很难认真听讲,所以教师在课上要及时关注每位学生的状态,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导;在课堂上,学生也很少交流,当学生对题目有疑惑,要及时向老师提问解答内心的疑问,教师也要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让学生在课上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提高习题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选题,精心备课

做大量的习题,并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习题,精心备课,让习题课教学更有意义。曾有教授表示她并不认为反复做大量重复的习题是有用的,要着重训练真正有意义的问题,从各个角度发掘问题。数学课的时间有限,所以在习题课上,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习题,数量宜少不宜多,这就更强调教师对习题的选择。在选题时,教师要多选一些相对基础的常规题,这些习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能够解出答案,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在习题课上的活跃性。教师在课前也要深入研究所选习题,保证对每道题都有深入的理解,再将同类型的习题进行归类,可以分为三角函数、统计、立体图形证明题以及函数这几个类别,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教师要不断揣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启发,让学生在习题课之后能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精心的选题,也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避免在教学中产生一些尴尬的问题。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课堂往往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教学方式极其单一,学生在习题课上要做的只是将教师讲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记录下来。在这种课堂上,学生一直在跟随教师的脚步,很难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想要掌握每一道习题,就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有效的习题课也不是学生对教师讲课内容的记录,而是要主动去思考、去研究。想要学好数学,首先要对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思考,利用习题不断的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做题过程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在课程改革之后,强调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他们从一个独立的主体构成一个在学习方面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学生之间可以共同研讨习题、交流学习方式,他们也会相互鼓励,相互学习,最终共同进步。在这种学习环境之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在展示习题时,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思考来解决问题,必要时在解题思路上做一些指导。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也要敢于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有效提高学生解题时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三)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习的重点,习题课教学要围绕重点展开。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不能设置过多的习题,但要保证习题质量。学生也更加喜欢这种模式的习题教学,他们能够清楚教学重点,明确重点学习内容,相对数量较少的习题也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比如在学习求最值时,教师在课上归纳了许多求最值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只是讨论了使用思路,缺少解题具体使用过程的讲解,导致学生在学习之后不明确学习重点,也并没有很好的掌握求最值的方法,教师的教学缺少实效性。所以让学生明确课程教学重点尤为重要,这样学生在课上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变高,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习题课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习题课中存在一些问题。在习题课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教师合理的选择习题、精心备课,让学生在课上有更多的表现机会,提高学生在习题课上的主观能动性。想要进一步提高习题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寻找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数学习题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蒙婷.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研究[J].喀什大学,2018(5)

[2]陈永明.关键还是对数学的理解[J].数学教学,2006(9)

[3]李广修.学生解题创新与守旧的行为差异[J].数学教学,2006(11)

[4]陈钰.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2015(5)

作者简介:覃玥(1981.12-),女,回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