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企业审计的创新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7
/ 2

新环境下企业审计的创新路径分析

丁群成

关键字:新环境;企业审计;创新路径

一、审计工作概念及目标分析

1、审计概念

企业审计工作是一种内部控制加强手段,也是客观独立的一种存在。在现代化企业和事业单位中,大多数企业都会设置专业的审计部门,并且委派审计人员进行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进行监督评价。并且,审计部门能够遵循法律规定,按照标准化、专业化的程序来帮助企业优化管理体系,提高内部控制效果,以达到提升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和核心競争力的目的。通过利用审计能够有效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减少企业内部出现的漏洞,针对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加强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2、审计目标

企业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是监督、评价、控制、咨询等四个方面,为内部控制提供有效的保障和基础。开展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反应企业的运转发展情况,包括财政收支、经济活动、财务报表等文件是否合理,及时发现财务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同时,开展审计工作能够对企业运营做出客观评价,将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制度管理和企业内部员工提供优化和服务,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

二、新环境下企业审计的创新路径

1、创新审计工作理念

一是以风险为导向,不断改进审计的预见性。事后处置固然重要,事先预防才是根本。审计的至高境界就是实现对各类风险的预测、预警和预防。要强化风险意识,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建立新机制,提高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化解和管控能力,以新应新、以变应变,对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早发现或提前预测,将风险化解于无形之中。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审计的威慑力。审计的首要职责是监督,监督就必须查错纠弊,纠正单位内部对规则、秩序和决策的背离和偏差。因此,需要审计人员利用独立、客观的职业特性,以及处于单位内部,熟悉单位经营管理业务、贴近风险防控前沿的天然优势,找到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坚定不移地严肃查处损害公共利益和集体利益、重大违纪违法、重大履职不到位、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树立审计的权威,切实承担起审计的历史使命。

三是以服务为导向,不断增强审计的主动性。审计人员应摆正自身位置,不能置身经营管理之外,应站在管理职能部门的角度,协助单位对内部控制实施“再控制”。在审计策略上,要立足于单位管理和发展需要,寓监督于服务,采取与审计对象积极合作的态度,充分征求审计对象的意见,及时与当事人讨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分析改进的必要性,共同探讨改进的可行性措施。

2、创新审计评价机制

一方面,促进构建知错即纠的“纠错”机制,推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落脚点,是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维护审计权威的必要保证,是打通审计成果最后“一公里”的保障。通过审计整改,严格责任追究,及时纠正错误,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做到应审尽审、凡審必严、严肃问责。

另一方面,促进构建宽容适度的“容错”机制,畅通审计发现问题的途径。在审计监督中,要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允许试错,根据审计对象的行为动机、行为过程、行为结果等因素,正确运用“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于担当的审计对象撑腰鼓劲,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员工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免责问责相统一、容错纠错相结合。

3、明确审计工作目标和重点

开展审计工作,需要时刻把握市场的发展动向,当前全球经贸一体化进程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深入实施,新时期对于国有企业发展而言面临诸多的挑战,国有企业由于具有双重属性,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压力和挑战,审计工作任务繁重,审计内容日益庞杂,审计要求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成效,更好地助推国有企业科学有序发展,一方面,应当及时密切地把握政策动向,了解行业市场发展动态,进而制定清晰的审计工作目标,抓住重点和关键领域,针对性开展审计,要全面考虑市场发展需求、行业特征变化、市场风险、政策变动以及相关的权责变动情况等,对国有企业可能影响其发展的各类情况进行全面统筹动态的分析,明确审计重点和方向,切实提高审计的精准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审计机制建设。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应当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所以要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审计工作规范,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加强奖惩考核,确保审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具体而言要逐渐推行国有企业审计结果公开机制,通过先行试点,循序公开,从而更好地形成多方监督机制,提高审计的透明性。还要完善国有企业审计机构负责人的审计责任制,提高审计的合法性、客观性、严肃性和公正性。还要不断优化审计结果反饋机制,针对审计工作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深入查找企业经营管理和内部治理等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存在问题和具体的原因,为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促进健康稳定运营奠定基础。

4、引入新技术提高工作效能

大数据时代的标志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更新与普及,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利用电算化和信息化的新技术,能有效帮助我们进行数据计算、查询、记录和管理。因此提升审计工作效能,需要从繁琐的工作内容和庞大的数据资料入手,利用数据信息化的特点,引入高新信息技术,优化审计资源管理、信息处理和数据储备工作,建立一个清晰明了的审计数据库,其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整改问题、责任清单、整改成效和审计服务情况等等。

5、建立审计成果的转化平台

审计的有效性体现在对审计结果的应用上,如果只有审计过程而没有结果,或者将结果置之不理,那么不论多么正确精细的审计都是无效的。所以提升审计工作效能,必须要强化审计结构的利用率,针对这一点,可以建立相应的审计成果转化平台,可以是信息网络数据收集和反馈平台,可以是日常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对重大项目审计之后,必须要出具完备的审计报告,对审计情况进行综合梳理和详细分析,形成有价值的审计信息,便于领导进行宏观决策。

6、认真抓好审计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懂政策、会管理、务实、高效的审计队伍是当务之急。一是对现有队伍进一步整顿。二是立足本企业,物色一批政治素质高、知识面广的优秀人员充实到审计部门中来,经过多年锻炼成长起来,知识广博、业务精通的专业骨干安排到领导岗位上来。三是面向社会,采取招聘的办法,吸收人才,加强审计力量。同时,坚持不断地进行纪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敬业精神。

7、建立审计激励机制。审计经济的独立性是审计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也是审计人员敬业勤业、精业廉业的重要保证。审计的经济独立性来源于激励机制。一是建立激励机制。二是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考核体系。三是建立严格的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建立审计创新激励机制。五是改进审计工作的后勤管理,解决审计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结束语

加强新环境下企业审计的创新,是一项持续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提高审计效果,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工作应有的功能,不断推动企业夯实发展基础,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实现更大发展,推动企业生存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良忠,官亚君.加大审计创新力度推进审计全覆盖[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7,09(A01):23-24.

[2]周镇清.实现审计新突破展现审计新作为[J].审计与理财,2017,27(1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