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学专业基础性绘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20
/ 2

试论建筑学专业基础性绘画教学

王洋

建筑可称为造型艺术,在建筑美术教学中,基础性绘画(素描和色彩)作为各类造型艺术的共同基础课,是寻找感觉、领悟形式法则、掌握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的“手段”、“媒介”。

一、关于素描教学

在素描教学中,应在建筑学学生普遍美术基础薄弱和课时少的基础上,把造型训练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在有限的课时中反复讲造型规律和艺术规律,把造型训练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表现形式上应删减长期的全因素素描,以少量的作业来完成明暗规律的掌握,重点应以结构分析素描和设计素描为主。

(一)结构分析素描

在结构分析素描中,培养学生从形态结构出发,认识、表现形态,达到创造形态训练的目的,强调的是手、眼、思并存,要求将看不见的结构、形体变化均准确表达出来,并要求比例透视准确。根据建筑设计教学的特点,通过形体结构分析构建画面形体,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画面形式。例如:素描造型训练中的几何形体石膏写生,就可以把不同形体重新拆分,再大胆地组合一定的形式,想像变化出不同于原来形象的造型。再结合建筑实际把平、立、剖概念引进结构素描教学,让学生明确设计就是可以凭借透视的三维图形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形象思维,在图形上作削减、叠加、分割与组合,完成设计构思阶段的草图或快速表现效果。

(二)设计素描

在设计素描中,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完美”,而是以线为基础注重形体组合与过渡规律,注重形态的分析与结构关系的强调,注重画面自身结构和独特的构图,强调视觉张力,体现现代审美精神。如:风景写生时,可省略全因素的调子表现,采用线描表现形式,取舍、概括、重新组织和表现具有美感的画面,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改变对景而不变的描摹,让构图更有个性。表现中可追求一种形式上的语言表达甚至变形。并且安排空间形体多角度、多视点的想像画作业,以培养学生表达意象和图解构思的能力。

二、关于色彩教学

为快速提高建筑设计构思中的色彩应用,需在理论上让学生重点了解一定的色彩知识,了解色彩心理,色彩调配;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掌握一定的色彩规律,正确观察和表现自然界中色彩的整体关系,培养审美能力,并打破初学学生固有色观念的最大障碍。

(一)对色彩整体关系的培养

观察和表现自然界中色彩的整体关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小色稿训练,其任务是要学生充分概括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反复调整天、地、物的大色块,抛开局部的干扰,把画面的空间、色调、色彩关系处理好。整体关系是学习色彩的关键,而小色稿训练恰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二)对色彩感受力的培养

色彩感受力的培养可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是环境色明确化训练:方法是可以摆放白衬布或浅色瓶罐及石膏几何形体易受环境色彩影响为主的静物,其中加入少量的鲜艳物品,这种摆放能够让学生明显感受到物体之间的色彩影响,明确环境色的作用,去掉固有色的观念。色调训练:可采用色光下的静物进行训练,先采用冷暖色进行分次写生,强调不同光源下物体亮和暗的色彩变化,不同光源的冷暖关系,同时观察色光下静物各颜色的统一和协调,并思考如何达到这种统一进而形成诸色调观念,再按进行固有色、相类似、相统一的静物组合训练,就会形成一定的色调观。之后再以某一色彩为主,其它色点缀的写生,使其它色物体与主色相统一、协调形成主色调,解决无色彩关系造成的混乱、孤立、发花的问题,形成主色调去处理画面的观念。灰色训练:就是摆出以灰色为主的物品作写生对象,实际是加大上述两个环节的复杂化、综合化运用,有了环境色明确训练和色调训练后,经过一阶段灰色训练后就可以起到活用、巩固提高感觉及表现力的作用。

(三)对色彩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色彩教学中,通过写生训练让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提高审美修养和能力。让学生明白虽然自然界中不是处处存在着美的内容,但我们可以遵循美的原则,美的规律,使平淡无奇的自然景观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画面。如:在风景写生中打破平淡的描摹、照相式的记录实景,注意选景、取景,运用取舍、移景、强调、淡化等一系列手段,表达画面的疏密相间、虚实相生、黑白相衬、动静结合,明确只有把审美规律贯穿到写生中,才能完成一幅较好的写生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培养比掌握技能技巧更为重要,技能技巧只能是手段,而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却是造就人才全面发展的根本,同样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的色彩表达,会更具有艺术生命力。

三、关于建筑表现

建筑表现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前的建筑表现课大多是围绕效果图展开的,甚至很多时候是让学生对着优秀的建筑效果图或图片进行临摹,并把画面效果逼真,刻画细腻作为评定作业好环的标准。根据多年表现课效果上看,在有限的课时内对色彩技巧的掌握要达到表现真实细腻的效果,对建筑学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甚至往往学生把时间更多地用在重视技巧的表现上却忽略了构思的创意性。为此,建筑表现课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一)结合设计实践强化建筑表现

效果图表现课的讲授应穿插到专业设计基础的实践中去,这不仅与专业设计表达能够更好地结合,同时也节省了一部分授课时间。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了解建筑表现方面的知识、技巧与创意表达,在培养学生对形体、色块、明度、虚实、主次的控制与组织能力,引导学生对构图、美感、时尚的审美追求的基础上,克服效果图中表现雷同、缺乏个性的弱点,尽可能主动富有表现力的进行创作,充分表现手绘的“文化性”。

(二)加强电脑表现效果

让学生真正达到表现真实细腻这一效果,应在造型训练的基础上,加强电脑效果图的表现力度,指出电脑效果图表现过程、规律及技巧,指导如何克服难点及弊病。例如:通过点、线、面组合构画形体的空间造型能力,强化光与影,色调、色彩配置、色彩混合等方面的知识、技巧,以克服电脑表现的平庸、无个性的构图,提高画面气氛和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现代审美精神。

(三)重视设计阶段的快速表现

应该重视设计阶段快速表现效果图的方法,强化钢笔速写的训练,注重设计构思的创意性,培养学生快速徒手的平、立、剖面的三维空间构图能力,在色彩处理上以彩铅和马克笔为主,强调快速准确、简练、生动并富于激情。之后再进行少量的真实细腻效果图的表现训练,并要求学生把设计与审美、审美与表现充分应用到具体的建筑设计表现中。

总之,素描、色彩作为基本素质和技能训练必不可少的手段,不能只强调自身的独立性,重要的是如何以切合实际的内容和方法来完成它的使命,并使建筑表现与实际设计相结合。同时在基础性绘画的基础上还必须增加一些综合性的文学、艺术类课程,如:艺术史论,美术欣赏、美学原理、摄影、音乐欣赏等。并使其不限于绘画,更不限于写实绘画,使学生对抽象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及相关设计学科都尽量有所认识和理解,以求真正与建筑设计相融合,促进建筑设计水平的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建民:《对建筑美术教学的思考》,《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8。

[2]刘天民、陈静:《建筑美术教学改革刍议》,《建筑学报》,1999-11。

[3]何燕:《建筑专业色彩教学之我见》,《美术报》97-204。

[4]王波:《中师生色彩训练三步曲》,《美术报》9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