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关于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尹国强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福建省漳州市363300

摘要:混凝土已经成为土建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理想的性能是符合多种强度的施工要求。为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把握好技术要点,保证各个环节施工质量来发挥混凝土自身优势,提升土建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

混凝土施工技术始终坚持混凝土环保的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安全检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尽量控制建筑施工项目中的负面影响,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混凝土施工的建筑施工要求,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为人们的生产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发展条件,最大限度的实现施工建筑在科学规范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下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我国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摸索,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问题,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发展,而通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广泛运用,明显提升了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了社会对于建设的质量要求,使得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人们的重视,为高难度的建筑工程项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配合比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需要先掌握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要满足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需要提前向施工单位要施工技术设计要求。需要明确设计强度等级,结构构件高度、深度和体积大小,结构面的尺寸以及钢筋间距等,采用相应的水泥品种及石子的粒径参数。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掌握混凝土的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有特种混凝土设计施工经验,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例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人员要掌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注意事项,应该先明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以及初凝时间等;选择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计算与试验的方法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进行试配时在满足设计要求强度的同时,应尽量降低水泥的用量,增大粉煤灰用量,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注重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充填性、抗离析性、抗收缩性和保塑性能,通过石子粒径的选择、外加剂的选择、膨胀剂的掺入量等等方面的调整试配使其满足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路面混凝土要严控坍落度,控制大石子掺入量,使其增加一定程度的耐磨度。不同种类的混凝土技术要求不同,需要配合比设计人员有一定的类似特种混凝土施工经验,使设计的配合比能满足施工技术要求。

要控制住原材料的进厂关,所有原材料进厂时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原材料质量有较大波动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验证试验。如果不验证调整,将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要根据砂石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生产用水量,避免含水率调整不及时,造成水胶比变化,从而影响混凝土出厂状态或抗压强度。注意检测砂、外加剂和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避免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超标造成对钢筋的锈蚀。施工过程中严禁工作人员私自向混凝土中加水。要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在保证混凝土质量前提下,控制水泥用量,降低工程成本。

2.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直接影响到土建工程施工水平和质量,为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含量,在浇筑施工时,应对浇筑的稳定性和速度进行严格控制,要保持连续浇筑,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必须一次完成,避免浇筑裂缝的出现而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分层浇筑方法。先浇筑摊铺第一层,再浇筑第二层,须注意后浇筑混凝土层的浇筑时间不能超过先浇筑层的初凝时间,否则会引起裂缝现象。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可采用三种浇筑方法:(1)整体分层浇筑。在第一层完全浇筑后,第一层混凝土不先凝固,然后第二层浇筑,直到浇筑完成。(2)分段分层铸造。浇筑混凝土时,首先从底部开始,浇筑到一定距离,然后浇筑第二层等,一直浇筑到最佳层。工程通常是目前,建筑是一个高层建筑,因为总层数更多,所以铸造升温后,年底的第一层混凝土不是初始设置,可以反过来,从第二段分层浇注。(3)倾斜面分层浇筑。混凝土从浇筑层底部开始逐渐向上移动。斜面斜率一般要求小于1/3,适用于结构长度大于厚度3倍的情况。

2.3温测技术

为了避免高大的混凝土建筑出现十分严重的裂痕,为了防止和造成巨大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受到影响,建筑工人需要测量温度来进行量测,对不同等级的混凝土进行适当的测试温度,并把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特点和现场施工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根据科学的方法来对混凝土的外部温度进行观察。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进行测温时主要采用的仪器是测温管,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时,工作人员必须要知道其测点,并在相对应的位置做好标记,以此来保证温度的测量和钢筋之间紧密的连接,更进一步的增加大体积混凝土测试点的完整性,在进行测量时可以应用一种叫做循环冷却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出现损失。在层数较高的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员要和层数较高的建筑工程的特点相结合,对之前的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加以变革,并把经常出现在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加以研究,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不断增加层数较高的混凝土的工程质量,有效降低了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损耗。

2.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工程交付前的最后阶段,一定要做好技术把关。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的存在,其内部温度会远超过外表温度,在热胀冷缩效应影响下,混凝土构件就可能产生裂缝,养护的目标是避免出现裂缝,这也使得养护工作成为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养护工作于混凝土浇筑振捣完工后,根据不同的周边环节,养护技术有所不同,如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养护中要加强保湿处理,定期在混凝土表面洒水,避免较快的水分蒸发,导致不同的内外凝聚速度,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影响。而在气温较低的冬季,需要将塑料布、草垫等保温材料覆盖在混凝土表面,避免混凝土过快的温度散失。

3优化建议

3.1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土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主要靠施工工作人员来完成,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因此,应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工作人员,使他们掌握更多有关土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等理论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通过具体的施工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取长补短,以适应现代建筑业发展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新要求。通过严格的人员录用制度,对新招的施工人员进行学识水平、以往工作业绩、施工技术等多方面的考核,并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优秀的施工人员,做好新人入职前的岗前培训,使他们熟悉和了解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和主要操作流程,为做好本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大施工技术大人才的引进力度,聘请专业技术人才担任重要岗位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3.3重视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质量和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混凝土施工包括材料的选择、配比、浇筑、后期养护等多个环节,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土建混凝土施工应把质量和安全管理贯穿于施工的始终,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规避因和设计不符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整体施工竣工前不得随意拆除模板,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合理控制水泥等原材料的用量,科学配比,重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养护工作,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通过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通过量化考核和绩效分配,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注重施工安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

我国土建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工程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混凝土是土建施工中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良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土建工程项目通常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这就需要严格把控要点,提升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贾成龙.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23):98-99.

[2]李雷.浅谈土建施工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7,24(12):229.

[3]陈煜.浅谈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9):32.

[4]吴志梅.试论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若干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