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配网建设管理水平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4
/ 2

提升配网建设管理水平措施

李化欣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众多的电气化用品开始进入到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配电网具有覆盖面广、点多、线长的特点,是整个电网管理诸多缓解中较为薄弱的一方面,要想促进供电系统的整体稳定与完善,就需要对配网的运行进行更好的管理。为了满足人们对供电质量的高要求,在加强配网的建设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升配网运行维护的管理能力成为必然。

关键词:配网;管理能力;提升

一、配网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配网结构缺乏合理性

现如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电力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建设不相适应,而且城市各项目建设存在一定的确定性,不能有效地预测负荷,在规划电网时容易出现配网电源点负荷与城市建设不相适应,使得电力企业的投资效益不能顺利收回,还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当前城市土地价值逐渐提高,配网规划在落实上并不到位,使得配网建设受到不利影响,配网中还会出现安全隐患。配网设计不合理,在操作中容易出现问题,使得配网的安全运行受到影响。

(二)配网线路设计不科学

配网系统中,线路是重要的内容,配网线路负责电能的输送,在配网系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分布,配网电路的设计水平将对配网运行安全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配网线路设计时需要使设计更加经济、安全。然而在实际的设计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理念、技术水平等,配网线路设计与技术需要不相适应,使得配网在运行时有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会使资源出现浪费的现象。

(三)频繁出现外力破坏事故

在配網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外力因素破坏产生的事故,比如挖土等作业中设备、电缆出现破坏,运输、机械撞击等使得杆塔被破坏,由于导线安全距离不足出现触碰等情况,使得线路倒杆,跳闸停电。出现这种问题后,电网的正常运行会受到影响,并且会造成设备以及人力等的损耗。此外还会出现逃避责任、拒绝赔偿等问题,不能积极与执法部门配合,索赔的难度比较大,同时又需要在短时间内对线路进行抢修,使其恢复运行。很多时候还没有获得赔偿就已经恢复电力输送。

(四)配网检修、抢修的设备比较陈旧

当前配网故障的检修、抢修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还比较陈旧,不能很好地对供电设备进行运维检修,一些检测仪器设备等配置上不科学,使得很多试验工作开展受到影响,并且供电设备出现异常时,缺乏先进的手段以及工具对故障原因进行诊断和分析,科学准确的排除故障。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比较老的器具,由于长时间使用,存在计量不准确等情况,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损坏。

二、提升配网运维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深化应用生产管理系统

为了能够充分的保障供电系统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首先就应当充分的深化配网应用的生产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员工的学习和培训,来提升配网整体系统队伍的综合专业素质。重视员工的自身学习,通过定期的培训和集体学习、讨论、会议等形式来提升员工整体的理论知识水平。具体的方法是:

(1)在培训的范围中实现“三级管理”

这对配网电力职工整体队伍,进行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将参加培训的全体人员分为三个等级,采用三级培训的方式进行管理。

第一级:队伍内40岁以下的配电员工,这部分员工有着接受新事物的较强能力,同时由具备了以往的现场工作相关经验,有比较大的发展和学习空间。针对这一层级的员工可以采取一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而培训方式,将重点放在提升本层级员工素质和技能方面。

第二级:40岁以上55岁以下的员工。这一层级的员工因为其年龄和学历等多方面因素,将重点放在实践方面的培训上。

第三级:55岁~60岁的员工。由于这部分的员工年龄偏大,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再加上其身体素质较差,但实际的现场经验较为丰富,因此,针对本阶层的员工可以将培训的重点放在安全监护方面。

(2)在培训的内容上突出“两个重点”

重点的项目是:配单的相关专业将本阶段重点的培训项目定位带电作业技能的相关培训和电缆不停电作业的相关技能培训。带电和电缆不停电的作业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停电的时间与数量,帮助提高配电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重点人员:部们的领导与各班组的组长。电力工作因其特殊性与专业性,要求部门的领导必须要严格的熟悉部门整体业务和流程,并具备专业的现场操作经验和理论性基础知识,同时组长作为本组的一个带头人和领导者,更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做好带头和示范。培训方式应当注重将新近的员工与老员工共同培训的方式来进行。

(二)夯实配电系统管理的基础工作

为了能够保证配电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将管理新模式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工作开展之前,需要管理人员提前制定好完善的推荐方案。在实施方案的时候需要进行线面兼顾的形式,点:就是将具体的时间节点和地点把握好;线,是指合理化的将作业每一环节具体步骤合理的细化;面,就是在全面工作整体的层面中做到综合性考量[4]。具体的内容需要做好严、细兼备,严,即严格设置考核的措施;细就是指注重细节和小事。

(三)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并带动全局

在配电的管理工作具体实施中,需要将人物细化,将这人划分到个人,将具体工作细节精细化的分配给员工自身上,避免工作的交叉与重叠。在进行配电的挂历中,将制度和设备进行责任制,按照班组进行划分,确保设备的良好监测。在进行设备的故障检修管理中,将抢修队伍按照分区的方式进行管理,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并急性检修工作。在进行内部的培训和管理模式中,通过一对一的帮扶模式来进行配电具体工作的紧密结合。

(四)积极宣传电力保护

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积极宣传电力保护,向广大市民宣传电力保护的知识以及意义,在电力设施的保护区不能钓鱼、放风筝,要在电力保护区中施工建设必须要有办理相关的行政审批手续。乡镇需要设立“高压危险”等警示牌,组织工作人员到学校、工地以及社区等进行宣传,让人们认识到电力保护的重要性。对于违章违法行为,由于供电企业缺乏执法权,缺少有效的手段对违法分子进行遏制管理。在对由于外力因素造成破坏的违法事件进行处理时,需要使用电力设施保护法律,积极获取政府的支持,与政府、执法部门一起按照电力法律法规对外破纠纷进行处理,惩罚违法人员,有效的对电力设施进行保护。

(五)全面提升人才素质水平

配网的运行管理需要有高水平的人员作保障,因此需要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运维人才队伍的建设,使其满足电网的技术发展需要。增多人才配置,提高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将其安排在运维的重要位置上。实行岗位轮换,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意识。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考核、事故处理演习等,丰富工作人员的经验,提高其整体水平,更好的为配网运行管理提供服务。

三、结论

我国的配电网管理模式的改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只有不断的增强对配电运行的维护与管理力度,并加大配网的整体建设力度,才能够有效的保证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配电系统的整体要求。要想确保配网工作的高效性开展,还需要加强对高新科技产品与设备的应用,从而为提升配网供电整体系统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林.电力配网运维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191.

[2]杨君.电力配网运维管理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0:69.

[3]叶盛.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6,18:36-37.

[4]李江涛,杨昆.农村配网运维检修集约管理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