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理技能为导向加强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以护理技能为导向加强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王琦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解剖教研室04400)

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人们已经迎来了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种新的形式下,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数量方面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医护人员高质量的服务。这就需要医护人员能够具备现代化的创新意识、科研精神,不断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课程中的基础课,其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教师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护理技能为导向进行实验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护理技能;导向;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

前言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当然也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就是对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进行研究。同时,人体解剖学与其它医学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护理专业的学生对相关护理技能操作是否掌握及操作的熟练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护理效果,而护理技能的学习和提升与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关系密切。所以,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护理技能为导向,结合实验教学,为学生打造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提升护理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教材的针对性,突出教学的专业性

针对目前护理专业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来说,其基本上都是以系统解剖学教材为主,而没有针对护理专业的专用解剖学教材,同时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也一直低于理论教学,目前开展实验教学,主要就是通过对人体器官模型或标本进行示教、观察、指认等手段,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缺少将解剖学相关知识与临床护理技能进行结合的专业训练,导致实际所学知识无法应用到后续的护理技能训练中。同时,对于刚刚进入临床岗位实习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不敢独立完成操作,主要就是因为对于解剖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所以,相关的教师、一线护理人员应该运用自身丰富的教学能力、临床经验等,为护理专业的学生编写专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并且教材中的内容应该将护理操作作为主要内容,而后在每一个环节中合理的融入相关解剖学知识,对护理操作中有关于人体结构的定位与方法进行重点的关注。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解剖学教师、护理学教师以及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三者之间应该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讨探,合理取舍相关知识点并完善教材内容,最大程度上为护理专业学生匹配适合该专业的教材。

二、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实验教学方式

对于传统的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来说,往往是教师利用标本、模型等进行教学,学生只能对标本进行观察,最终再由教师完成总结,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模式,而且也会降低教学效率,导致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通过实验了解与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所以,在现如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并且不断的完善实验教学的方式,真正的将学生作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形成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局面。例如:在讲到呼吸系统气管时,可以联系临床上的“气管切开术”这个操作,指出气管切开的部位应选取在第3-5气管软骨环处,同时指出气管切开所经过的6个层次并强调切开气管时不宜过深以免损伤食管;在讲到心脏时可以联系护理上的“心内注射术”,正确定位心内注射的进针部位应选取在左侧第4肋间隙或第5肋间隙距胸骨左缘0.5-2cm处,同时强调该操作要避免造成气胸或导致胸廓内血管的损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示教结束后可以按照学生对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动手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6名学生为宜。每个组都有一名小组长,但小组长的人选不定,定期更换,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相应的锻炼,而后教师应该对照课堂目标,让学生知晓本次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再由每个组的小组长组织成员进行集中讨论,并记录本组成员所遇到的难点和困惑,进一步通过教师的专业解惑而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指出每个小组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建更活跃的课堂气氛,以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三、强化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室环境

首先,在实验室内建立地下尸体库是必需的,一方面可以方便保存尸体,将其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尸体保存液所产生的刺激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其次,应该完善实验室内的设备,安装升降式的解剖台,确保实验室能够与地下尸体库能够隔绝,在每一个实验室内,应配置3~4张独立的升降式解剖台,并且在升降台下做好排风设备,从而降低尸体保存液所产生的刺激性;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人体解剖学来说,可以通过“数字人”软件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就能够通过观看数字电视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人体,认知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此外,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将自己的职责仅仅停留在教书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更加注重的是育人,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强化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应该提高护理专业教材的针对性、不断提高人体解剖学试验教学的质量,创新教学模式,改善实验室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的医疗行业输送更多的医卫人才。

参考文献

[1]贺细菊,王配军,张亮,冯娜,庞磊.在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探讨[J].当代医学,2019,25(20):188-189.

[2]秦玮宏,邱枫,孙宛莹,张倩.探索民办高校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考试发展模式[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3):149-151.

[3]杨晨鹤,吴小波,张静慧,刘艳岐,郭利丽.护理专业儿科呼吸道解剖情景式教学方法改革效果及对学生兴趣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2018,40(04):3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