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探讨

李晗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江苏徐州221006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也逐渐面向多样化发展,然而我国很多的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还有所欠缺,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久发展,所以将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新理念引入到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体系之中,可以加强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就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1全寿命周期的概念论述

全寿命周期是指在前期的设计阶段就将产品寿命所经历的所有环节,并将产品的所有因素分阶段考虑,综合规划和优化产品的一种设计理论。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它的中心思想综合运用先进的管理学思想、技术手段为工具,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出发,对各阶段包括前期的规划设计、设备物资的采购,施工阶段的安装、投产后的运行维护,报废后的回收利用进行集中规划、集中管理和集中优化,从而实现整体最优。项目设计人员在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中,须坚持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项目施工程度的能源,建设阶段的能源消耗,投运后维护运行的成本等,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提出设计方案。项目的规划优化决策,必须是从项目的开始至结束全过程贯彻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以达到项目成本计算最低,突破原先只注重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付出的局限性。

图1固定资产投资与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2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以及现状

2.1电力企业固定资产所具有的特点

首先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产品的种类比较多,并且固有价值比较高。比如电力企业的发电和运电设备以及仪器,还有配送电力的设备以及建筑房屋等等,都属于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范围之内,同时还有比较高的价值和成本。另一方面,会计核算工作时,由于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难以划分和处理,所以总的固有价值难以估测,导致电力企业的核算利润不符合实际情况。电力企业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属于一种分散性的企业,所以固定资产分布的地域范围比较广,因为同时要满足各个用电用户的要求。同时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还有很多,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复杂,导致了电力企业的结构和成分复杂,但是固有资产的适用性却又非常强。电力企业的主要工作是管理电力资源的配送和运输,所以在运电和送电的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一旦在配送电力过程中遇到自然天气导致的自然灾害,比如雷电和强台风等等,可能会对于电力设备和输送电路造成损坏和破坏,而且这些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还容易实现人工控制。因此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自然损耗非常大,不确定性强。

2.2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首先在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前期的电力设备和材料的选购工作时,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没有及时地交流和联系,在决策时没有足够的相关信息保证选购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就给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是信息化管理和一体化管理方面的问题,现在的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一般都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的自动化管理,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所使用的管理软件也应该要随之更新。目前我国的很多电力企业所用的软件还是上个世纪的信息管理软件,只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归类工作,并不能完成图表和数据的自动分类和生成工作,这样的后果是许多有用的信息在管理过程中被孤立起来,一旦信息被孤立,就不能利用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最后形成了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上的漏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维修计划和生产计划没有良好的配合,生活计划一般都被上级的生产管理者所重视,因为生产计划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实际利润。但是维修计划只是在生产间隙中进行,并没有纳入到生产计划之中,这样导致了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和其他形式的损伤情况加剧,给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带来了巨大的损耗,同样间接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生产利润。最后就是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由于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所以很多的管理人员们在早期的培训过程中对此并不是很了解,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

3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电力企业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是在ERP管理系统之下完成的,目的是为了对于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加以合理的运用。其中尤其是对于物质资源的控制和有效运用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ERP电力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优化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的相关配置,然后增加固定资产的固有价值;另一方面ERP电力系统还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和有效的整合,给企业的管理工作提高效率。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现首先要进行经营理念的转变,不仅仅从单一的企业竞争来看待市场竞争环境,还应该把目光放在供应链的竞争上面来,尽量在供应链的竞争环境中寻找与自己业务相关的合作伙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双赢策略。另外一个点就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转变,顾名思义,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转变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电力企业的业务实现更加标准化和一体化,更容易实现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最后一点就是电力企业的内部结构和组成要发生转变,目的是为了将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运营核心,围绕固定资产的部门能够正常的为企业获取利润,而对于那些减少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固有价值的部门和机构要进行简化和重新组合。所以电力企业的实现决策要考虑到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整合多个方面的信息资源来进行决策。因此企业的决策一定要以实际数据和信息为依据,信息和数据可以由ERP系统为企业提供。加强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各个部门之间虽然行使的功能不同,责任也不一样。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整体的团队合作精神,才能使得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还有一点就是上述的检修计划和生产计划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检修计划能够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固有价值,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检修工作,那么电力仪器和设备的固定价值就会有所下降。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生产任务来合理的安排检修计划。最会一点就是加强工作管理人员们的自身素质,让他们了解到ERP系统的优点和全寿命周期生产的实际意义,以此改善负责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人员们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输变电工程建设投资不断增加。如何实现低投入、高效率的工程建设是电网发展的迫切需求。输变电工程采用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对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和方法创新,工程建设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程的整体水平提高,建设整个过程的环保节约,都有很大的作用。不仅仅有利于电网长期安全可靠运行,更有利于整体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云英.解析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全管理[J].大科技,2016(28):60-61.

[2]孙学文,熊红华.浅析输变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与建议[J].科技创业月刊,2012(10X):97-99.

[3]刘志斌,姚建刚,颜勇,等.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