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广电行业节目的制播分离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浅谈中国广电行业节目的制播分离模式

刘娜

刘娜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3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广电行业制播分离模式的分析,针对我国目前广电行业制播分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民营制作公司在外包节目中所面临的困惑,提出在中国实行制播分离的可行性及措施,并为民营制作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制播分离民营制作公司外包节目节目形态

制播分离这一概念最早是起源于英国的,即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美英包括欧洲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制播分离的节目模式上起步较早,而亚洲的日本韩国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中国对于制播分离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晚,但却一直是停留在计划层面,真正实施的并不多。本文尝试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考察来分析中国制播分离的现状,重点在于探讨中国实行制播分离的必要性及出路。

一.国外广播电视对于制播分离的探索

在美国,由于其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广播电视在其发展伊始便建立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由于广播电视性质的私有化,加之市场化浪潮加快,美国广播电视节目从一开始发展便注重节目形态的多样化。美国电视节目的供应来源主要有三类:电视网(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包括卫星频道传送网)节目,辛迪加(即节目销售和发行公司)节目和地方制作的节目。其中地方制作的和广播电视网播过的节目都可能进入辛迪加。活跃在美国电视节目市场,起枢纽与核心作用的,是电视节目辛迪加。由于美国电视私有商营的性质,除了新闻节目实行制播合一外,其他节目电视节目基本实行都是制播分离。如迪斯尼公司为美国广播公司制作的迪斯尼乐园就是直播分离的典范,它的成功不仅为美国广播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维迪斯尼公司带来了相关的商业链条利益,可谓一箭双雕。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的制播分离是做的相当好的,值得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去思考和借鉴。

而英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由于广播电视体制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性质,因此英国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明显表现出公共服务的特征,由英国广播公司提供所有的费用,而作为制作商不承担制作节目的成本风险,但也不享受节目播出后的高额收益。从英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来看,英国电视节目的制播分离较美国来看相对平稳,英国广电业的制播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的引入与确立再到制播分离深化三个阶段,可以说英国对于广电业的制播分离还是相当谨慎的。

二、如何在中国推行制播分离?

面对近几年我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的众多问题,首先我们依然要加强电台电视台的造血功能,除了新闻节目制播合一外,电台电视台应选择提升自身品牌的王牌栏目来立台,“电视台要从为播出而制作节目转变为为市场而制作节目”(《西部电视》2013年第一期《电视节目创新的现状,困局及其策略》周郑丽),电台电视台要充分考虑受众对节目的品味与追求,引进市场运作机制,集中主要人力,物力资源做出自己最有特色的王牌栏目。如央视投入一定成本所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国际上也创造了很好的商业利润。试看《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正是因为它考虑到市场受众的需求,从市场需求来作为节目制作的前提而又不失高质量节目品味,因此成绩斐然。

其次,对于民营制作公司的节目制作应有一定的标准,不能让哗众取宠或只为博人眼球的低俗节目进入到公共资源频道,污染人们的视听环境。同时电台电视台应与部分民营制作公司共同合作来制作节目,并引导民营制作公司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品牌化意识,节目不能过于阳春白雪也不能太下里巴人。如《中国好声音》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节目,虽然它模仿的是荷兰节目《荷兰之声》,但它的制作无疑是成功的,该节目一改过去选秀节目以炒作,毒舌,绯闻为卖点,而以正面,励志的态度去选拔最佳歌唱家,让人耳目一新。

再次,在我国要实行制播分离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运行体制应进行一定的改革:第一,制播分离的实施必将导致媒体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相应减少,此时管理者应调整心态,不能因触及到部分小团体利益而消极对待制播分离的推行;第二,管理内容将发生很大变化,媒体管理者把除新闻时事,现场直播等节目以外的大部分节目的生产制作都交给了民营制作公司来做,如电视剧的生产制作以及娱乐节目,纪录片等,而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者最终将以时事等各类新闻为重点和中心。还有就是对于实时直播分离后将使广播电视传统的管理机制面对诸多难题,如对于冗编人员的分流问题,工资福利问题都需要管理机制做出必要改变,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管理模式,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最后,政府还应制定相关的行业政策,大力扶持民营制作公司,为民营制作公司同电台电视台提供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为广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目前中国的民营制作公司一面要承担制作节目的高成本,怕亏本风险,一面又要受政策的诸多限制,很难伸开拳脚去大力发展。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得制播分离陷入困境,而参照国外在制播分离的经验中,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对于制播分离的探索对我国这方面的发展很有借鉴之处。未来在我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之较健全的政策法规的出台,我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必会走出自己的特色,民营制作公司与广电行业的适时合作会让我国广电节目的制作与播出与世界更加接轨,把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简介:刘娜(19814--)女新闻学专业西北政法大学2014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