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石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石磊

石磊

中共来安县委党校

摘要:论文分析了“四个全面”思想的形成、内容,“四个全面”思想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综合性、思想路线的正确性、价值信念的坚定性、理论应用的指导性,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重在贯彻落实。

关键词: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

我们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逐步提出并形成的,其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申了这“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从而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此后,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阶段:从“两个全面”到“三个全面”。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法治建设作为中央全会的专门议题,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第三阶段: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基本目标是到2020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把党建设好,充分发挥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时代特征

一是治国理政思想的综合性。其主要表现是:首先,思想内容十分广泛,包含着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领域,涵盖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其次,思想的旨意高远,巧妙地融合了历史视野、政治视野和世界视野;再次,思想的理据科学,这些论述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事实根据,思想植根于中国与世界的实际,也植根于中国现实的实践;最后,这些论述所构成的治国理政思想全面而齐整,表现出整体性、系统性和一致性。

二是思想路线的正确性。思想路线也是认识路线,代表了人们或政党在根本认识问题上所遵循的方向和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和强调党对思想路线的恪守。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习近平把实事求是与基本国情、人民利益、理论创新联系起来。坚守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也恰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成熟与可贵之处。

三是价值信念的坚定性。唯有坚定的价值信念,才能支撑起伟大的思想体系。这种坚定的价值信念,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标准,也是这一思想的价值灵魂。它继承并延续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展现为一份光荣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也就是统一在一起的对民族的责任、人民的责任和党的责任。

四是理论应用的指导性。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该思想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其理论应用也最终要还原并指导实践。要在思想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踏踏实实地干,增强思想转化为理论并应用于实践时的指导性。

四、在实践中统筹协调好“四个全面”的贯彻落实

一是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深刻认识“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关系。“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新的战略思考和战略部署。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一以贯之的战略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有其紧密的内在逻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都离不开全面依法治国,同时又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而全面从严治党,则可以使我们党始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二是用统筹协调的方法贯彻落实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我们要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形成改革合力。贯彻落实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是如此,也要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其关联性、耦合性,也要注重统筹谋划、协同配合,也要做到同频共振、形成合力。

三是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同两个“五位一体”总布局结合起来。两个“五位一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这两个“五位一体”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而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要靠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最后一个“全面”即全面从严治党,同前三个“全面”所体现的正是伟大事业同伟大工程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作风保证。

参考文献:

[1]曲青山:“四个全面”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指引.2015年02月11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2]李忠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演进脉络与重大意义.2015年02月27日,人民网-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