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近代研究及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 2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近代研究及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孟云童慧陈培亮

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湖南长沙430100

【摘要】冠心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患者死亡率高。此疾病病例特征为:心肌缺血、动脉粥样硬化。在中医当中,认为“痰”的表现为患者的血脂升高、动脉粥样硬化,“瘀”的表现为心肌缺血、血流改变。因此,冠心病容易引起痰瘀等相关病理因素。在较常见、病情重的证型当中,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即为其中一种,以多支病变为主。近代专家学者进行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更深入的研究,本质主要为炎症、血脂、糖代谢、血液流变学、基因多态性及凝血功能,在中医当中的辩证治疗,能够痰、瘀同治及活血化瘀,在临床疗效上,效果良好。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治疗;痰瘀互结证;进展研究;近代

目前,在冠心病主要的证型当中,痰瘀互结证为其中一种,成为冠心病病情加重、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1]。现代认为,心为痰瘀互结证的主要病位,其次为肝脾及肾,主要的病机为患者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及年老体虚等。

1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近代研究

在冠心病病机当中的年老体虚:机体代谢失常、肾气自半、阳气衰弱、津液不化血脉不畅、痰瘀相因。饮食失节: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聚湿成痰、痰阻血瘀、心脉不通。情志失调:工作压力大、脾失健运、聚而成痰、肝失疏泄、灼津成痰,从而导致痰瘀交阻、血行不畅。根据大量的研究资料,得出多种因素能够引起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如血脂升高、血液流变学改变、胰岛素抵抗、氧自由基增多、炎症反应、凝血功能改变、基因表达差异及其他[2]。其中血液流变学改变:冠心病患者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高低切以及血液黏稠度均最高,与非痰、非瘀证组相对比,差异显著。氧自由基增多:自由基、痰瘀两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与非痰、非瘀证组相对比,自由基具有差异。胰岛素抵抗:患者胰岛素相关的敏感性指数,以及患者的血糖与其他症型在在胰岛素抵抗程度上面相比较,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程度更重。糖脂代谢紊乱将引起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异常,与炎症反应,两者互相影响,成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现代实质主要方面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多脏器、多系统功能出现异常变化的一个过程[3]。根据现代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将中医、现代医学结合,认为淤血的表现为: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增加,痰瘀互结的表现:微循环障碍以及高黏滞血症。

2中医理法方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当中的“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中阐发,因阳气不足及阴寒气盛,导致本虚标实,其中本为肾阳气及心脾亏虚,标为痰瘀阻滞,以及阴寒。在冠心病的发病当中,痰瘀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痰浊淤血变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流流变学改变、斑块形成以及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痰可致瘀,而瘀可生痰,痰、瘀血彼此博结,因此,痰瘀互结证在冠心病发病中更容易出现。医家根据脏腑气血、病因、病机有多种方药进行医治:一益气活血化痰,闫爱国,刘建勋,李欣志认为,由于气虚、津血运行不通畅,凝滞、痰瘀,主要以活血通痹、益气化痰为主,方为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4]。二,袁蓉,王阶,郭丽丽认为,冠心病寒痰瘀、痹阻心脉,胸阳不振,经温阳活血化痰,温阳则体内血脉可通,黄芪、桂枝等五物汤合温胆汤[5]。三,清热、活血、化痰法,吴媛,刘鹤群,李洁芳认为,冠心病往往伴有痰凝血瘀、气郁化火、以及火热灼津液为痰等,因此损伤心脉,清热、活血、化痰法主要以防止痰热得到弥漫,以加减柴胡温胆汤加味[6]。四,健脾益气、活血化痰,江丽杰,胡镜清,李瑞杰认为,应注重活血化瘀、化湿去痰,健脾益气,以香砂六君子汤以及桂枝汤、丹参饮合方化裁,调脾、养血法:归脾汤加减。健脾、涤痰法:黄连温胆汤以及小陷胸汤加减[7]。五,温肾、滋阴、活血化瘀法,采用补心、及肾化痰於的方法,加用桑寄生、山茱萸、仙茅、菟丝子进行阴阳双补,在疗效方面,效果良好。

3中医的方药疗效研究

痰瘀互结证为冠心病常见的证候,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人们对活血、化痰为主要方法的临床指导思想也更加关注。经过临床的研究实践,证明了活血化痰法能够很好的防治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以及一定程度上能够降酯抗黏。且降低血清及相关炎症因子的水平也得到了证实,降低炎症反应,在全血黏度、血流流变性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延缓了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8]。从而对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进一步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在中医当中的多种药方从活血、化痰方面,对客观的疗效指标有很好的改善。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具有降低血清及HDI的功效[9],且同时降低了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液黏稠度等,在血管内皮的相关功能上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减轻由于氧自由基、心肌缺血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细胞损伤。自拟丹曲方应用于痰瘀互结证型的冠心病患者当中,对心绞痛有着一定作用,如抗栓、抗炎,调脂及稳定斑块的作用,且在临床症状方面有很好的改善效果,以防心绞痛出现加重的情况。山楂消脂胶囊应用于冠心病当中,对患者在痰浊、血瘀的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以及具有抗炎效果[10],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4小结

痰瘀互结证病因与劳累过度、年老体虚、情志失调以及过食肥甘因素有关,同时脏腑的气血出现阴阳失调等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冠心病的病机主要环节为痰浊、血瘀为标实。对痰瘀互结证需要了解其客观的指标,瘀痰并治,标本兼顾,寓补于通,目的在于改善客观指标、临床指标效果。近几年来,有学者专家进行评价冠心病的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得出在中医候诊的诊断标准方面,有量化的标准,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诊断标准,目前仅停留在中医证型诊断。痰瘀互阻证在客观指标量化方面,诊断仍需要待定。现代相关研究表明,冠心病往往因血脂升高,导致患者的血液黏稠度进一步升高,因此加大了患者体内血液的黏滞性,易造成血栓,使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形成堵塞,在与中医相关论述方面,异曲同工,中医治疗痰瘀互结证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琛,胡镜清.浅谈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及内质网自噬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的研究意义[J].世界中医药,2017,12(9):2009-2013.

[2]陶旭光,胡镜清,柏冬等.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脂质与脂蛋白研究评析[J].环球中医药,2015,33(6):663-667.

[3]高杉,张敏,李琳等.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机制探讨[J].天津中医药,2013,30(12):729-731.

[4]闫爱国,刘建勋,李欣志等.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组方对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1):2174-2179.

[5]袁蓉,王阶,郭丽丽等.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近代研究及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35-37.

[6]吴媛,刘鹤群,李洁芳等.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用药规律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4):130-132.

[7]江丽杰,胡镜清,李瑞杰等.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基本脉象及其影响因素[J].环球中医药,2015,12(6):641-645.

[8]段飞,胡镜清.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转化为阻络、化火、生毒证候宏观及微观诊断指标的权重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5):612-616.

[9]黄学健.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8,33(2):38-39.

[10]彭立,黄杨,吕崇山,等.基于湿邪致痰瘀互结探讨冠心病的防治思路[J].中医杂志,2017,58(22):1978-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