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三种深静脉置管临床效果比较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血液透析患者三种深静脉置管临床效果比较及护理体会

荣静华李俊吉李坤

(山东省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山东淄博255311)

【摘要】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三种深静脉置管临床效果以及护理干预措施,选择最佳静脉置管方案。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透析治疗中心在2014年1月到12月期间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实验组1组(锁骨下静脉置管)、实验2组(颈内静脉置管)、实验3组(股静脉置管),组间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对比三组患者的置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三种深静脉置管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置管穿刺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实验1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验2、3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以作为血液透析慢性肾衰患者血管通路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并发症;血液透析

引言:

慢性肾脏疾病或者其他疾病造成的肾功能减退问题,在长期发展后衍变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临床危重症代表,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疾病发展到晚期阶段必须进行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1]。有报道指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血液透析质量提高,患者可以在透析条件下存活更长的时间[2]。对于血液透析而言,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是前提条件[3]。本文就我院透析中心收治的15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比血液透析患者三种深静脉置管临床效果。详细内容以及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透析中心2014年期间收治的15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61例;患者年龄在22岁到60岁之间,年龄均值(46.0±4.2)岁;肾小球肾炎性肾衰患者80例,慢性肾盂肾炎性肾衰患者35例,糖尿病肾衰患者10例,多囊肾性肾衰患者8例,其他原因17例;150例患者均有消化系统症状,其中少部分患者有皮下出血以及胸腔积液问题。将1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透析患者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症状表现)对比,无明显差异,符合实验研究标准,P>0.05。

1.2方法

实验1组:本组50例血液透析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取平卧位姿势,头转向左侧,对需要穿刺的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并进行浸润麻醉,穿刺针接注射器(2mL生理盐水),于锁骨中内1/3锁骨下方、皮肤呈30°角穿刺。另外,进针时针尖指向血液透析患者的胸锁关节上方位置,进针和抽吸同时进行,大量回血后再进针2mm。穿刺针成功进入静脉后,进行注射器、导丝、穿刺针、静脉留置导管固定等常规处理以及无菌操作护理。

实验2组:本组50例血液透析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仰卧姿势,头偏向对侧暴露颈部,局部进行利多卡因麻醉,穿刺针接装注射器(20mL肝素盐水),同样是边进针边抽回血,进针完成后注入肝素盐水,置管方法等常规处理、无菌操作护理和实验1组一致。

实验3组:本组50例血液透析患者行股静脉置管。平卧位并抬高髋部,于腹股沟中内1/3交界处触得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在消毒后进行利多卡因麻醉,穿刺有大量回血后,进行导丝置入以及穿刺针拔出等常规处理、无菌操作护理。

三组实验患者在透析前,进针处位置都需要使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敷料。透析完毕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并使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处理[4]。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三组血液透析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所得所有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计算。患者置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组间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置管穿刺成功率对比

三组患者置管穿刺成功率情况,见下表1。对表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成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三组血液透析患者置管穿刺成功率对比[n(%)]

3讨论

深静脉置管属于临时性血管通路,穿刺的成功率高且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问题较小,不会破坏患者的血管。股静脉置管受到股骨沟区影响,所以在保持清洁上相对较为困难,还会对患者的活动情况造成限制。颈内静脉置管血流稳定、固定效果好,不但操作简单,且便于观察和护理。但是会影响到患者头部位置的活动情况,增加血液循环障碍、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5]。

结合本文实验研究内容,我们选择了15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进行置管分组。实验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置管穿刺成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采取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实验1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另外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深静脉置管实施的价值和优势。为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导管堵塞、脱落、感染以及出血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艳桃,吴云术.血液透析患者三种深静脉置管临床效果比较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4(3):232-234.

[2]刘春梅,刘永,徐琨等.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不同封管方法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675-1678.

[3]张霞.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分析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6):124-125.

[4]刘洋,刘源,张丽峰等.三种不同途径经皮深静脉置管术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9):96-97.

[5]陈莉,刘毅,郑尘非等.永久性深静脉置管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透析效果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8):46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