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妇女保健及育儿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梁存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产褥期妇女保健及育儿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梁存柱

梁存柱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妇幼保健院7412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产褥期阶段女性保健知识和育儿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研究时期为2013年8月至2016年11月,共选择农村产褥期产妇375例。首先与产妇进行面对面沟通,记录其年龄、文化程度、户口所在地、职业等一般资料,然后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农村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育儿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并根据不同一般资料总结影响认知的各类因素。结果:产妇对保健和育儿知识认知评分为(16.83±3.27)分,仅达到中等水平。影响产妇认知的因素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户口所在地、职业以及信息来源等。结论:产褥期产妇相关知识认知情况一般,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在临床护理中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健康宣教。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育儿知识;认知情况;影响因素

产褥期是女性分娩后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内女性的生殖器官和内分泌逐渐恢复,由于我国农村女性身体素质与国外女性相差较大,因此国内农村产褥期产妇均采取的是休养的方式,尤其是产后15d内应以卧床休养为主。但由于国内相关宣传工作仍未完全成熟,使得很多农村女性并不了解这一阶段的保健知识和育儿方法,极有可能引发产后综合征,或影响新生儿哺乳和生长[1]。本文即是研究产褥期阶段农村女性保健和育儿知识认知情况,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下为具体研究正文: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期为2013年8月至2016年11月,共选择农村产褥期产妇375例,其年龄中最大者41岁,最小者22岁,中位年龄为(30.62±1.71)岁。其中初产妇共259例、经产妇为116例;高中及以下文化者共103例、初中及以上文化者共272例;乡镇户口者共260例、城市户口者共115例;产妇婚姻满意度中,非常满意37例、满意108例、比较满意68例、比较不满意61例、不满意70例、非常不满意31例。所有产妇均处于产褥期阶段(分娩时间均低于42d),且无任何产后并发症,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愿意透露部分个人信息,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首先与农村产妇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一般治疗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其中包括产妇年龄、婚姻满意度、分娩经历、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户口所在地等,并将根据一般资料各类别对产妇数量进行统计。随后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对其保健知识和育儿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问卷采用自制方式,共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产褥期产妇自身保健知识,共包括6个条目共计19道问题,其中日常性知识共2道、产后乳房护理知识4道、产后减肥技巧3道、卫生知识3道、产后膳食结构知识4道、产后并发症知识3道,问题答对记1分,打错不计分,满分共19分。第二部分为产褥期育儿知识,共包括3个条目共计14道问题,其中母乳喂养共4道、婴儿副食知识共4道、婴儿疾病预防和疫苗接种知识共6道,计分方式与第一部分完全相同,满分为14分[2]。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代表计量数据,并利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褥期产妇保健和育儿知识认知情况

整理调查问卷中产妇作答情况,并以三线表的形式显示具体评分如下:

从上表当中可以看出,产褥期产妇保健知识和育儿知识认知评分为(16.83±3.27)分,而问卷评分满分共33分,说明375例产妇知识认知情况中等一般。

2.2影响保健和育儿知识认知的因素

根据产褥期产妇一般资料将其进行分类,并对每个类别内知识认知评分进行整理,并以三线表形式显示如下:

从上表当中可以看出,年龄、文化程度、妊娠次数、户口所在地、婚姻满意度和家庭收入中不同群体产妇的知识认知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分娩方式、知识来源中不同的群体的知识认知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产褥期指的是从胎儿娩出后的42d到56d内,这一时期属于新生儿早期发育阶段,也是产妇分娩后的重要恢复阶段。产妇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和卫生,同时还需要保证新生儿生长的需求,这就要求其掌握保健和育儿知识。就目前国内医疗界中对于农村产褥期产妇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报道相对较少,各地区内各类群体的认知情况也明显层次不齐,不利于农村产褥期产妇的恢复和医院工作的开展[3]。

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方式,以入院分娩后的农村产褥期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其保健知识和育儿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问卷总体满分为33分,调查后产妇平均得分为(16.83±3.27)分,这说明接受调查的农村产妇保健和育儿知识认知均为中等一般程度。

同时根据产妇个人基本信息不同将其进行分类,可以看出年龄、文化程度、妊娠次数、户口所在地、婚姻满意度和家庭年收入均对知识认知具有影响。从年龄的角度来看,年龄越大的产妇其所积累的知识量相对越多,可从周边朋友、亲属方面接受的产褥期保健和育儿知识也就越多,而年轻产妇经验更少,且由于年龄较低的原因在分娩后也会处于心理恐惧状态,使得原有的知识储备无法正常被使用,加之其缺少相应的科学,对自身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较低[4]。从文化程度角度来看,初中及以下文化者接触保健和育儿知识的概率先对较低,而高中及以上者掌握的知识基本获取技能更加丰富,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得相应的知识,孕妇对育儿保健重视水平也就越高,掌握新知识速度也就越快,同时高学历人群对于知识具有较强的筛选能力,可分辨传统保健和育儿知识中不科学的部分[5]。从妊娠次数角度来看,初产妇为第一次分娩,因此其对于产褥期相关知识并没有过多的掌握;而经产妇则已经经历过一次或数次分娩,其对于产褥期阶段的保健和育儿知识了解程度更高。从户口所在地的角度来看,城市户口人群接受的教育水平更好,而且其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更加丰富;村镇户口人群不仅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同时还存在较大的认知误区,这类产妇的认知往往停留于传统产褥期知识阶段,并不利于产妇的恢复[6]。从产妇婚姻满意度来看,非常不满意者对知识的认知情况相对较低,反之对婚姻满意度较高者,对于知识的认知情况就越好,其可能受到对下一代的期望值的影响,有自主探索认知意识有关[7]。

参考文献:

[1]丁玉霞.产褥期妇女保健及育儿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07):230.

[2]张学岩.产褥期妇女保健及育儿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6):54-55.

[3]曾瑛.初产妇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11):97-98.

[4]潘池梅,何兵,李玉梅.初产妇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9(03):251-255.

[5]周洁.产褥期妇女保健及育儿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及探讨[J].母婴世界,2016(17):102-103.

[6]郑静云.产褥期妇女保健及育儿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及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6(22):38-39.

[7]史海丽.产褥期产妇的健康教育与指导[J].基层医学论坛,2014(09):1167-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