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歌曲“活水”,润学子文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引歌曲“活水”,润学子文脉

鲁旭生

鲁旭生山东省栖霞市教学研究室265300

随着社会发展,各种文化在思想领域碰撞交流,人们的思想和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学生,对于各种思潮和文化的接受和使用显得非常主动。在各种文化中,经典歌曲以其传达的普遍感受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然而,如何才能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结合起来,把经典歌词引入作文,拓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和话语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作文个性、积累作文素材,使写作题材合上生活的节拍,使作文内容生活化,展示出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语文老师思考和研究。基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让学生在倾听歌曲中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趣味

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人的心情。”一首歌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在导入环节,可用音乐创设充满美感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和愉快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审美注意,产生学习的期待。在适当的文本解析或者鉴赏环节,适时引入经典歌曲,有助于深入挖掘出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与体验文本的思想内涵,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让学生如沐春风,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二、将歌词的“活水”引入作文,扮靓学生的语言

1.巧用歌词画龙点睛,开启文意

歌词点题。歌词语言凝炼,概括力强,若能恰当的运用歌词作为文章的开头,既可以避免俗套,直接切题,又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常常会取得让人意想不到艺术效果。如在歌颂父亲文章的开头,一个学生使用《父亲》的歌词:“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这几句歌词把一位老父亲为儿女辛苦操劳,儿女的感恩之情细腻地描绘了出来,很具感染力,同时又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2.运用歌词起承转合,过渡自然

在写作过程中,段落与段落之间应上下连贯,前后衔接,过渡自然,而歌词如“润滑剂”,可使各部分运转自如,会使文章收放自然,行文错落有致,层次井然。歌词可将文采、诗情与过渡等完美地融为一体,达到无痕却境界全出。如一位同学在学校“爱我中华”的作文比赛中,恰当地运用了歌词。她回顾祖国痛楚的历史后,又继续写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是个巧妙的过渡,既是上面一段历史的结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又是下面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启。

3.妙用歌词,卒章显志

如果能在文章结尾卒章显志之处引用一句或几句歌曲,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升华主题,产生回肠荡气、三日绕梁之效,一定能够克服结尾空洞疲软的不足,获得自然贴切、水乳交融的效果。如学生写的《跌倒后的回眸》的结尾:“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引用这样的歌词结尾不仅巧妙点题,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又如学生在《中国梦,复兴大业》的文章中用《红旗飘飘》的歌词结尾:“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运用歌词能更精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作文的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从歌词中找寻创作题材,进行写作训练

音乐丰富的表现内容给作文提供了多样的写作题材。

1.开发想象力

听了一首乐曲,想象音乐中的画面、情景,把脑海中出现的各种音乐形象描绘出来。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陶醉在悠扬的钢琴曲中,脑海中出现了月光、大海、波涛、岩石,幽静的环境,温情的画面,想象中发生的动人的故事,根据你的理解,大胆再现音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使用,让学生的语言更加丰富,富有感染力。

2.与生活接轨

一首经典的歌曲除了旋律优美,歌词也非常重要。通过体验歌词,解读音乐,唤起学生鲜活的生活。唱着《朋友》,他们的面前便会出现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奋进的画面;哼着《水手》,同学们那种不怕困难,知难而进的豪情自然产生。歌词的创作来自于生活,而我们的作文也需要生活化,需要抒真情、写实感,听着拨动心弦的歌曲,看着质朴优雅的歌词,眼前展现一个个清晰的生活画面,何愁没有鲜活的作文题材呢?

3.从歌曲中传承文化

《月光曲》、《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首首经典名曲背后都有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挖掘音乐背后的奇闻异事,也可以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合理讲述一个相关的动人情景,甚至围绕着音乐而发生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发现那些经典的、学生喜欢的歌曲,让学生去搜索这些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或深层解读歌曲,想象或联想吻合歌词意蕴的故事,那么一个个感人而新颖的题材就流诸笔端。在学生的写作中,既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让学生在写作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新的认识,符合语文教学的要求。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于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的学生来讲,接触生活的方式相对单一,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将源源不断的“活水”引进学生的学习生活,流进他们的内心,融入他们的血液,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快乐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