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白杰

额济纳运营维管段哇内蒙古阿拉善735400

摘要:在我国铁路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列车运行的速度与载重也在不断的增加,这样对我国铁路工务设备运行的稳定、安全等性能,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下面文章就对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现状进行分析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对铁路行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现状分析;改进建议

引言

铁路工务设备的稳定以及安全运行,与列车线路正常运行具有直接关系,但是在铁路设备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问题,对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使得铁路工务设备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减少由于故障以及病害对列车运行带来的影响。

1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的特点以及设备维修的意义

1.1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的特点

由于铁路运输的路程、耗时比较长,工作量也比较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而且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因此,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与其他工程施工的特点不同。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严格细致,尤其在线路的运输管理方面要非常得负责,如果在线路设备方面出现问题,将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2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重要意义

铁路工务设备维修主要是为了使设备保持或恢复功能所采取的技术以及管理措施。铁路工务设备在于通过维修来保证工务设备质量,进而保证铁路列车正常运行。这主要是因为设备维修对设备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而其设备质量与运输设施以及铁路运输安全具有直接影响。目前我国铁路工务设备维修主要采用的是预防维修和事后维修结合方式,通过这种维修方法,减少铁路工务设备出现的故障以及病害,提高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效率。

2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现状

2.1设备检查技术相对滞后

设备检查是保证铁路工务设备维修工作开展的基础,为维修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铁路工务部门对设备检查技术的重视和投资都有所增加,检查工区都配备了轨道检测仪,这种高科技检查技术适用在铁路无缝线路设备检查工作中,但是普通线路还沿用手工检查为主的工作方式。在目前列车运行越来越密集的情况下,按周期完成铁路工务设备检查存在很大的困难,也就无法掌握全部的铁路工务设备状态,这对列车正

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2维修天窗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由于铁路工务单位的维修作业模式相对较为传统,有很多铁路工务设备维修处于人工维修作业模式,虽然人工作业工具更新为小型机械设备,但小型机械设备运送费时费力,天窗修利用效率还是相对较低。另外,在现代铁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型货场站铁路工务设备过车频繁,本线天窗修时间较短,邻线来车时本线作业有时要停止作业面迎列车,这样也会导致铁路工务设备天窗修利用效率有所下降。此外工区工长调查工作量不细也会导致天窗修利用效率有所下降。

2.3设备基础管理薄弱

设备基础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与设备使用维护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修理以及技术资料、基础台账进行管理,及时掌握设备的使用状况、数量、技术状态、分布情况、设备动态和设备维护修理人员等基本情况,完成设备的履历、设备的检维修计划、设备检查鉴定评定等工作,对设备入固资、调拨、封存、报废等情况进行鉴定并按照管理制度办理相关手续等。因设备故障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尽管事故原因有很多,但查到底都是因为非常具体的管理工作细节的疏忽,这正是日常基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成为了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对设备基础管理工作的忽视与放任,形成了事故分析与防范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畸形体制,是设备安全管理的弊端。

3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一些改进建议

3.1全面实施工务设备动态检查维护模式

目前铁路客车径路上列车机车上安置了车载式轨道动态监测系统,这种智能化设备检测技术,对其设备整个维护状态进行全面的监控,以计算机技术为媒介对其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整理,及时高效地向铁路工务设备维修工作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现场设备病害信息,工区工长及时收到信息后纳入当日工作计划中进行整治消灭设备病害,从而根治了设备病害的进一步发展,最终提高了工务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大已经和投资的力度,将这种智能化设备检测技术推广到全路,在所有列车机车安装车载式轨道动态监测系统,对铁路工务设备时时监控检测,提升了铁路工务工作人员对设备病害的掌控力,从而提升了铁路工务设备安全性能,这对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3.2提高铁路工务设备天窗修利用效率

要想提升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质量,以及该项工作的工作效率,那么就要加强铁路工务设备的天窗修利用效率。铁路工务设备维修部门应当积极采用多种检测技术对所有的设备进行全面的进行全面的了解,将每一处设备病害应用到每日天窗修计划中,避免出现遗漏的病害保留在现场上,这样就要求工区工长必须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和措施。另外,在铁路工务维修作业使用工机具的过程中,应当对工机具安装和试运行、使用和维修、更新和报废等阶段进行重点的掌握,从工机具出现故障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考虑工机具的保养措施,从而减少现场作业中工机具发生故障的次数,同时加强工机具的更新换代,以此提升铁路工务设备的天窗综合利用效率,从而达到消灭每一处病害,提升了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质量,更加保证了铁路行车安全。

3.3完善设备基础管理制度

合制定适应发展需要、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保证能够严格执行,让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维修和使用人员做到有章可循。要完善设备管理技术标准、作业流程、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经济考核制度、修理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及使用、保养制度;明确设备使用人的自检、自修、保养范围及标准;明确设备维修人的巡检周期、范围及标准,检修作业范围及标准。同时,针对铁路企业公务设备管理的特殊性,要在企业统一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有针对性的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细则,使管理制度统一规范的同时,更加人性化,更能适应发展需求。

3.4对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模式进行创新

在铁路不断向高速与重载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从精细化、专业化、高效化的角度考虑分析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模式。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在铁路上,铁路工务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培训掌握新技术新设备,从而提升维修技术水平与专业水平,这样可以提升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效率与质量。另外,铁路向高速发展要求轨道结构更加均衡、更加平顺,从而对铁路工务设备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工务维修精细化作业是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必须壮大检查工区队伍,做强维修工区来实施精细化作业。这样精细化作业增加的工作量必然要求铁路工务设备维修工作提高效率。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维修线路越来越普遍,这种维修模式不仅保证了精细化作业,还做到了作业高效化。因此铁路工务部门应加大已经投资的力度,将大型养路机械维修模式推广到全路,将这种模式的优势与作用得以全面的发挥。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且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只有提升铁路工务设备的运行效率、对先进的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创新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模式,这样才能提升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质量,保证列车高速稳定、安全的运行,对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东生,曲建军,田新宇,陶凯,杨飞.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研究[J].铁道建筑,2012,05:129-135.

[2]侯玉碧.朔黄铁路工务设备修理管理模式的探讨[J].铁道建筑技术,2009,S2: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