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士各阶段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实习护士各阶段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吴乐刘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临床实习是护士生从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过渡的必经之路,面对各种病人和医院的陌生环境,实习护士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实习效果。本文对实习护士各阶段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对比,以帮助带教老师熟悉实习护士心理,更好的完成带教工作,从而提高实习效果。

【关键词】实习护士;带教老师;心理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200-03

临床实习是护士生从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过渡的必经之路,是培养合格护理人员的关键,临床实习不同于课堂学习,面对各种病人和医院的陌生环境,实习护士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1],从而影响实习效果,所以带教老师应该了解、熟悉护士生在整个实习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本文对实习护士各阶段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对比,以指导带教老师更好的完成带教工作,提高实习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护士生。年龄19~24岁,男性17名,女性83名。其中本科生34名,大专生48例,中专生18名。

1.2研究方法

参考吴芳设计的护士生心理调查问卷[2],在护士生初、中、末三个实习阶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统一发放问卷,独自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并由带教老师核对问卷内容。问卷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将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归类、处理、制表,对同一问题逐一进行对比研究。

2.结果

调查结果详见下表。

表实习心理问题测试问卷结果(%)

3.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3.1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护士刚到医院实习时,11%的护士生感到自信,38%的护士生感到好奇、充满期望,而更多的护士生则感到紧张、恐惧、不知所措,对于绝大多数实习生来说,初次到医院实习,看到各种各样的病人和众多的医疗物品、抢救设备,既好奇激动,又对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充满了紧张和不适,个别实习护士甚至会感到恐惧。带教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情绪,态度温和,多和学生交流,给予心理疏导和关心,及时让学生摆脱不良心理的困扰,尽早进入护士角色[3]。随着实习活动的开展,护士生对医院的环境逐渐熟悉,紧张不适的心情也逐渐缓解,自信心逐渐提高。

3.2护士生对于医院工作充满了期望,实习初期59%的护士生对病房工作的积极性高,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和各种护理技能的掌握,实习后期对于病房工作的积极性稍有下降,但在业务技术上对自我要求更高,工作责任心增强,这是护士生逐渐成熟的表现,但带教老师要注意激发保持护士生的工作热情,引导学生对病人进行生活、心理护理。护士生在临床实习工作中都很重视护理技术操作,但在实习初期37%的护士生存在紧张害怕的心理,带教老师要多鼓励,多讲解,尽量给实习生创造练习的机会,对于较简单的操作,如静脉穿刺,经过几次练习后,带教老师可以不在一旁观看,以减轻护士生的心理压力[4]。随着实习的进展,学生技术的熟练,紧张害怕的心理也从实习初期的37%降低到1%,基本消失。但要警惕个别护士生在实习中期因自我满足而出现的粗心大意现象。

3.3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护士生对于带教老师都非常尊敬和依赖,整个实习过程,遇到问题98%的实习生都希望向带教老师请教,但在实习初期却有24%的护士生不知道该如何跟带教老师相处,因此带教老师应在新生入科时热情的面对每一位同学,带领他们熟悉科室环境和各项规章制度,了解药品、器械、急救物品的位置和摆放,在操作过程中详细讲解容易出现错误和疏漏的环节,使学生在操作中心中有数,能够较快的适应新环境,提高实习效果,促进师生间的良好沟通。在实习期60~65%的护士生希望带教老师在护理操作时放手不放眼,在实习中带教老师应尽量多的为实习护士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监督其规范操作,并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复核对的能力和习惯。

3.4从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做到对患者细心、同情、关爱,带教老师应对这一点做出表扬和鼓励,以促使护士生将这一点转化为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5],从而终身受益。在调查中发现,护士生对于职业前景和就业较为迷茫,保持乐观积极心态的在实习初期仅为58%,而实习末期却迅速下降到35%,准备转行的比例从实习初期的10%上升到15%,约有50%的护士生在实习末期感到迷茫、焦虑。本人认为这主要与较大的就业压力和不确定的价值观有关,因此,应一方面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就业途径,减轻护士生的就业压力[6];一方面应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带教班子,选择一批品德好,职业素养高,专业思想牢固,责任心强,知识储备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带教老师,使护士生在学习技术操作的同时,也学习了带教老师身上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从而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信念和价值观。引导护士生把神圣的护理工作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增强事业感和工作责任感,立志做一名合格的优秀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孙晓梅.实习护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23:155-156.

[2]吴芳.护士生实习各阶段心理问题比较研究[N].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8.23(4).

[3]冯晓敏,王桂荣,何平先.实习护士心理问题调查及处理郧阳医学院学报,2008.6.27(3):276.

[4]赵巧红.护生实习期间常见差错原因调查及防范措施[J].新课程研究,2010(7):156-157.

[5]钟印勤.倡导人文关怀·创优质护理服务[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5):66-67.

[6]马爱荣.实习护生的压力分析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