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信息交流的实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2-22
/ 1

提高信息交流的实效性

顾海燕

【摘要】信息交流的实效性,提高交流的效果,扩大交流的信息量,引导学生内化所要介绍的材料,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关键词】课前指导;课内互动;课外延伸

Exaltationinformationexchangesofrealresults

Guhai-yan

【Abstract】Informationexchangesofrealresults,exaltationexchangesofeffect,extensionexchangesofinformationquantity,leadingstudentinsideturnwantintroductionofmaterial,stirupastudentactiveparticipateofenthusiasm.

【Keywords】Instructionbeforethelesson;Interactioninsidethelesson;Extensionoutsidethelesson.

最近,我连续听了几节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汇报课,发现在信息交流中普遍存在下面的几个问题:

①学生在进行信息交流时,一味地照本宣科,没有对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内化。

②倾听者,只顾倾听,不懂参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

③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只充当一个旁听者,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

面对上述现象,我们不得不反思信息交流的实效性。下面,我就针对提高信息交流的实效性谈谈我的思考。

1.课前要有指导

1.1教给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在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前,教师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汇报的内容,以及汇报所要达到的目的。然后,指导各组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重组、整合。

1.2指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来汇报自己的成果。比如:手抄报、黑板报、实物展示、多媒体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能有效提升汇报的感官效果,达到直观、形象、易懂的作用,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同时,这样做,还能扩大交流的信息量,避免因时间紧而走过场的弊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1.3帮助学生端正思想引导学生内化所要介绍的材料,使其懂得:这样做既能激起听者倾听的欲望,提高听的效果,又能让自己在作充分准备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明白“事情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力求做好”的道理。

2.课内要有互动

2.1生生互动。

汇报前,要明确要求:a.汇报者口述要口语化,不准照本宣科。b.其他组队员,要尝试针对汇报者的汇报情况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边听,边将要提的问题写在纸上)。汇报中,可以采用“考考考”、“答记者问”、“友情提示”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所谓“考考考”,即汇报者针对自己汇报的信息对听者进行提问。所谓“答记者问”,即听者扮演记者的角色,对汇报者进行采访。采访主要针对“经历近阶段活动的主要感受或收获”展开。所谓“友情提示”,即其他组队员,针对汇报者的汇报情况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2.2师生互动。

教师在整个汇报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穿针引线、指点迷津的作用。所谓“穿针引线”,是当学生交流出现不顺时,教师及时进行解围,进行有效的引导。“指点迷津”,是教师要对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并对后期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

3.课外要有延伸

3.1让墙壁“说话”学生的文字资料、作品凡是能呈现出来的都将它通过墙壁这一平台加以展示,这一方面能丰富展示者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很好地加大信息传递的效果,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

3.2加强激励机制,对学生汇报的材料、汇报的效果加以评价,评出“最佳信息发布员”、“优秀小记者”、“最佳作品”等,让学生在被肯定中努力提升自己参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