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外包工程安全风险管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农网外包工程安全风险管控

葛毅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凤台供电公司232100)

摘要:农网外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是公司安全管控的重点。农网工程点多面广,施工人员结构复杂多变且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是困扰农网外包施工安全的主要问题。为加强安全风险管控,确保农网施工安全,公司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业主项目经理管理办法》和《农网外包工程积分制管理办法》,提出了“农网工程微信平台+日计划+设备主人制”的管理举措,坚持开展安全事故案例学习教育,加大现场安全查处力度,按月进行施工单位积分制考评。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凤台公司农网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一、二星级”施工现场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一、公司简介

国网凤台县供电公司担负着对全县和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供电任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电网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近三年来,公司累计投入农网升级改造资金约2.8亿元,用于解决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公司上下高度重视农网改造升级工作,成立“农网专项办”,专门负责县域内农网升级改造相关工作,保证农网改造安全、高效的实施。近年来公司荣获省公司“农网工程管理先进单位”两次、7项工程荣获省公司“配电网精品工程”称号、1项工程荣获国网公司“配电网百佳工程”称号。

二、具体问题描述

近年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陡然增大,特别是2015年新增农网投资达到了1.33亿元,超过以前四个年度的总合,2016、2017年也分别达到了7688万元和6126万元。投资的增大,必然导致施工单位数量的增加,据统计2016年县域内农网外包施工队伍多达34个,施工人员300余人,施工安全管理面临诸多问题:

1、长期以来外包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粗放,管理机制不健全,施工计划申报、工作票签发、安全措施的落实等工作与设备运维部门沟通协调不畅、职责界面不清楚。

2、县公司农网专项办作为农网工程的实施主体,面临着管理区域大、项目多、管理人员不足等问题,现场安全监督不能全面覆盖,现场到岗到位安全监督职责落实流于形式。同时,对改造区域内设备状况不熟悉,缺乏现场勘查工作经验,不能有效的开展施工前的各项组织准备工作。

3、外包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人员配备不能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工作票签发人,现场安全监护人等,不能真正起到管理作用。

4、农网外包工程施工单位较多,人员结构复杂多变,安全意识淡薄,业务素质相对较差,对现场的危险点缺乏辨识能力,执行安全措施能力不足,开工前安全交底和风险点预控方面,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主要思路和做法

1、完善农网工程安全管控工作机制

(1)成立农网改造升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综合统筹协调+专业分工负责”的工程建设机制,下设综合协调、安全监督等十个工作组,制定了工作流程,明确工程管理各环节工作负责人的职责和任务。

(2)建立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对于停电范围广、施工现场复杂的作业现场,工程主管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协调运检、营销、调度,对现场进行勘查,落实各自工作责任,合理布置施工任务。

(3)在供电所、配电队层面成立农网工程业主项目部,选聘设备主人担任项目经理,履行所属区域内农网工程的管控职责,切实开展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现场安全问题。

(4)建立外包施工单位资质会签审查机制,严格把控农网外包施工单位的资质、施工人员、安全工器具审查,建立外包施工单位供应商库管理,逐年淘汰安全管理差的施工单位。

2、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1)施工现场工作负责人,是农网外包施工中的关键点,对施工负责人,一方面开展培训,帮助提高安全业务水平,扭转思想上的误区,确保现场安全措施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对施工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进行公示,加强监督考核,提升关键少数人员的执行力。

(2)编制印发《电力安全知识口袋书》,下发到每一位施工人员手中。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农网工程例会的必备内容坚持开展,反复开展安全知识和事故案例学习,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外包施工队伍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3)严格施工单位资质和施工人员资格“双审查”,对施工单位申报的主要施工人员开展《安规》培训考试,合格后发放入场证。

3、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明确施工计划申报流程,严格把控施工计划。与运检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施工计划审查工作,统筹协调施工停电计划,落实月计划、周管控、日落实的管理要求。

(2)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每周定期召开农网工程例会,根据周计划安排,组织相关部门、施工负责人,对下周的施工作业文本进行审查,并对其中的危险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3)推广应用互联网+,建立农网微信平台,实行“微平台+日计划+设备主人”管理模式。要求施工队每天施工前,在微信平台上传作业文本、安全技术交底会、现场安全措施、现场施工四张照片和施工现场微信定位,由专人负责审核统计,保证了“日计划”的刚性执行;

(4)落实安全工器具管理要求,对农网外包施工单位的安全工器具进行集中检验和施工现场随机检查相结合,及时销毁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

(5)与安全稽查加强配合,扩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管面,对安全违章行为零容忍,在施工队伍中树立红线意识。

(6)鼓励施工单位争创省、市公司“四星级”现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积分制考核中加分,提高施工单位的积极性,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公司外包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4、落实考核压实责任

(1)根据2016年“积分制”管理的经验,修订完善《农网外包工程积分制管理办法》,加大安全、质量、进度三个方面的分值考核,拉开优劣施工队伍的积分差距。

(2)农网专项办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供电所、配电队,从安全、质量和施工过程三部分,对施工单位按月进行考评公示。根据考评结果,对排名靠后的施工单位进行约谈,连续三次排名垫底且无改进措施的施工队,进行末尾淘汰。

(3)制定《项目经理管理办法》,将项目经理纳入公司绩效考核,印发《项目经理管理手册》,开展项目经理学习培训,定期召开项目经理例会,通报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按月对项目经理进行考核评价,并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依据。

四、效果和经验

通过以上举措的实施,保持了公司农网外包施工的安全平稳局面,外包施工安全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主要体现在:

1、建立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常态机制,安全管控职责更加明确,安全管控的盲点得到消除,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通过“农网微++”平台,能够时刻了解到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交底情况、现场安全措施执行情况、人员精神面貌等,使得现场安全措施和风险管控要求得到较好落实。

3、计划执行准确率大幅提升。每月统计的周计划执行率较往年相比大幅提高,由原来的20%提高到60%以上,日计划执行力达到95%以上。

4、“一、二星级”施工现场的发生率显著下降,违章处罚金额由去年的6.8万元,降低到今年的4.3万元。“三星级”施工现场逐渐成为常态,截止到目前共获得市公司“四星级”现场3个、省公司“四星级”现场1个。

2017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