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检测的临床价值

/ 1

细菌性阴道炎检测的临床价值

祁志芳1杨柳2韩志伟3

祁志芳1杨柳2韩志伟3

(1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包头014025)

(2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集团公司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包头014025)

(3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包头014040)

【中图分类号】R71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171-02

【摘要】目的细菌性阴道炎(BV)检测应为妇科常规检测。方法采用直接涂片和细菌培养等方法对受检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1460例受检者中2008年4月—2009年3月妇科患者中BV占19.00%,2009年4月—2010年3月妇科患者中BV占24.3%。结论BV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且有上升趋势。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炎加德纳杆菌宫颈粘液

细菌性阴道炎是指生殖道正常菌群(乳酸杆菌占90%以上)数量减少,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加德纳杆菌、人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数量大量增加而引起的无阴道黏膜表现的临床综合症[1]。健康妇女由于解剖学及生物学特点,阴道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2],如果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则病原菌易于侵入,从而导致阴道炎[3]。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近几年远远超过阴道滴虫感染、霉菌感染等妇科常见疾病且极易复发。因此,对2008年4月—2010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患者及孕妇进行调查统计。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8年4月—2010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患者及孕妇在2周内未使用过任何抗生素,体检前3天无性生活,未进行阴道灌洗及用药。

1.2标本采集受检者由医生行常规消毒后用无菌棉签分别取宫颈粘液和后穹窿阴道分泌物置0.5ml生理盐水中立即送检。

1.3鉴定试验胺试验、唾液酸酶快速诊断试验、pH检验、细菌涂片、革兰氏染色、细菌培养。

1.4判断标准白带增多且胺试验阳性、pH>4.5—4.7、唾液酸酶快速诊断试验阳性、涂片找到线索细胞、必要时做细菌培养有阴道加德纳细菌生长。

2结果

2.1BV调查统计2008年4月—2009年3月620例门诊患者中BV占19.00%。滴虫感染占3.9%,霉菌感染占11.0%。2009年4月—2010年3月840例门诊患者中BV占24.3%,滴虫感染占4.0%,霉菌感染占12.1%。BV远远超过滴虫、霉菌感染等妇科常见病。

2.2妇科门诊就诊病人的病原菌种类见表1、表2。

表22009年4月—2010年3月妇产科门诊840例患者检查统计表

3讨论

健康妇女的阴道有自然防御功能,有健全的自净作用,是一种酸性环境,能使乳酸杆菌正常生长,这些都足以自然的防病[4]。如果这个防病体系遭到破坏(如幼女的生殖系统发育不成熟、育龄妇女有不洁性交史、更年期妇女及卵巢功能低下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就容易使病原菌趁虚而入发生阴道炎[5]。细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从表1、表2可以看出BV患者所占比例已分别为19.00%和24.3%,且比例有上升趋势,这与滥用抗生素使菌群失调破坏阴道的自净作用有关。BV时,病原菌消耗了上皮细胞的糖原,阻碍了阴道杆菌的酵解,使阴道pH值改变,阴道正常杆菌减少或消失,病原菌大量繁殖,造成阴道组织炎性损伤,阴道清洁度变差。细菌性阴道炎主要危害是引起阴道粘连、盆腔炎、附件炎、性交痛、泌尿系统感染、早产、妇科肿瘤等。由此可见细菌性阴道炎的早期干预和临床治疗并举并重,进行BV常规检查对妇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景林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2]邵长庚,符玉良.妊娠妇女的性传播疾病[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3):149-152.

[3]林丽琴,杨生宙,魏林燕.673例女性宫颈分泌物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监测分析[J].河北医药,2004,26(5):422.

[4]邓燕杰,袁会敏.阴道炎病原菌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1):27.

[5]刘淑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并发支原体感染30例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