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研究李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研究李瑱

李瑱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校园青春电影目前发展的困境也是我国电影市场商业化造成的后果之一,人们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本末倒置,过分地夸大了宣传的作用,而忽视了对作品本身的创作。另一方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与大众审美水平低下有关。但是,一部好的电影作品总能经住时间的考验而成为经典,即使是在当代社会,也是需要电影精品。因此,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剧组人员都应该尽心尽力,共同创作出电影佳品。本文介绍了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远景。

关键词:大陆;校园;青春电影

近年来青春电影的发展轨迹已然有迹可循,在后现代语境下的青春电影有着明显的类型化发展趋向,校园青春电影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昨天,饱满热情的今天,也会有着一个璀璨的明天。而校园青春电影也该增加广度的认知,寻找到一个艺术和商业的平衡点,这个过程是艰难和模糊不定的,好在青春会在,梦想会在,相信大陆青春电影会有一个璀璨的未来。

一、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现状

大陆校园青春青春电影的火爆可以说是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大陆的热播开始的。在人们看惯了武打、玄幻、警匪类的电影时,这种校园青春类型的清新脱俗的怀旧电影一下子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根据校园青春电影内容,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1、校园青春电影记录了青春的伤痛。《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的结局是男女主角并没有在一起,虽然能够看出男主对女主的祝福,但是对于她的回忆仍然会有痛苦和遗憾;《匆匆那年》里的结局并不明朗,陈寻与方茴之间的分分合合以及陈寻对方茴造成的伤害也是让人感到疼痛;《左耳》虽然没有男女主角的悲伤恋情,但是女二因为男主角的原因不幸离世,也造成了男女主角心头永远的伤痛。

2、校园青春电影与喜剧结合。正如上文所说,电影的拍摄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和期待,现在的大部分校园青春电影也许结局大都不太圆满,但是在叙述校园生活时总是以一种轻喜剧的方式进行再现。比如在《夏洛特烦恼》这部剧中,就出现了大量的搞笑场景,让人们在感受青春伤痛的同时也回忆了当时的美好时光。

二、大陆校园青春电影发展中的问题

校园青春电影在荧幕的泛滥,使得电影中的各种问题随之产生,人们也产生了审美疲劳,对于校园青春电影越来越不满。根据我们的观影经验,我们可将对现代校园青春电影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的总结:

1、校园青春电影中出现了太多对不良社会现象的拍摄,并且有一种对这种不良社会现象的褒扬。堕胎、打架、逃课、作弊等不良社会现象在校园青春电影里屡见不鲜。也因此使观众感到反感。《匆匆那年》《同桌的你》《致青春》等电影都有对女主或重要的女演员打胎经历的拍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青春的疼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青春难忘。这样做一方面使得观众反感,另一方面也使得不良风气猖獗。

2、导演对校园青春电影的拍摄缺乏创新。关于创新,不少理论家都有着自己的高论,接受美学的大家姚斯关于作品的创新也有一套新颖的理论,“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它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供一种特殊的接受。”³这就要求影片既要结合实际又要有所创新。然而现在的校园青春电影却落入了俗套:首先刻画校园生活的轻松愉快,再描写男女主角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接着拍摄人们开始工作之后的种种不顺心,最后男女主的爱恨别离等。几乎很少有校园青春电影摆脱了这一套路,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懂得创新的导演更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3、校园青春电影的热播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逃避。近两年来人们对校园青春电影的追捧也可以说是与当代的生活有关的。当代的人们面对着种种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等等,造成人们产生了想要逃避现实的心理,人们希望回到过去相对来说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释放自身在现实中的压力。虽然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校园青春电影不应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过分强调现实的黑暗,而应该给予人们正能量。比如在《致青春》中有一个同学聚会场景的拍摄,许多人虽然混得不太好,却还是会吹牛。虽然这也是对现代变质了的同学聚会的一种表现,但是这种行为不该得到提倡。

4、校园青春电影的商业化。《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热播,让许多人看到了校园青春的潜力,也让很多涉猎此类电影的人们获得了甜头。因此,许多导演制片人便把这类电影看作是摇钱树,只是拿着校园青春电影的幌子,粗制滥造,进行圈钱。根据上文对此类型电影的票房和评分分析不难看出这一点。不论是校园青春电影还是其它的电影,在它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个瓶颈期,这就需要电影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导演、演员、制片、编剧、电影评论家等都应该积极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度过难关,从而以期达到推动电影发展的目的。

三、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远景

虽然校园青春电影目前的总体趋势开始下滑,但是这种类型的电影在中国大陆也开始走向了成熟,只是在创作这种类型的影片时,导演制片演员都应该更加谨慎,加强自身的创新,也一定能创作出成功的校园青春电影。

1、扩大校园青春电影的取材范围,多多汲取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电影的创作不应仅限制于网络小说的题材内容,而应该在电影创作的的同时展开一些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调查,与时俱进,从而使得拍摄更加真实,达到观众与影片主题的共鸣。观众在这种共鸣体验中获得情感的提升,也使得影片的价值得以实现。

2、对于电影的拍摄手段进行创新。现在的校园青春电影过多地使用了倒叙也即回忆的方式展开情节,而缺乏一些想象和创新。正如上文所说,《夏洛特烦恼》之所以取得成功,其中一个相对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使用了想象,让男主穿越回到了过去。当然,创新的方式不只这一种,其它方面还需要有能之士继续探索。

3、积极进行电影演员的筛选,为电影注入新鲜血液。电影拍摄的成功一部分靠导演,一部分靠演员。选择正确的电影演员尤其是主演是电影成功的第一步。张艺谋在拍摄影片时经常对演员进行严格的筛选,这不仅为年轻演员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是导演对电影负责的表现。比如《山楂树之恋》中选中的周冬雨,本身柔弱的气质与电影中的静秋非常相符。当然在这一方面,一部分校园青春电影也很负责任。如赵薇导演的《致青春》在拍摄前也积极进行了演员的筛选。

4、电影主题应该传递正能量。校园青春电影不应该仅仅记录人们伤感的回忆,更应在伤痛之后给予人们前进的力量。目前许多校园青春电影对现实的黑暗面描写多有过分渲染之嫌,如在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中,各种打架斗殴的描写、黄段子的对话、嫌贫贪富的形象,以及最后工作中的种种困难,都是对现实生活的过分解读。而《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主题则十分明确,它支持人们坚持自己的梦想,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传递力量。

青春电其到今日在国外早有一套定型的拍摄模式与叙事手法,但放眼于国产的青春电影,至今并没有属于其自身的运作系统,所以对于大陆青春电影类型化发展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青春电影不可否认的对青少年可以产生精神价值导向,所以国产青春电影的类型化发展是十分值得我们思考的,也同样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犀禾,王雁.多元视野下的台湾电影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6-95.

[2]王欣.新世纪以来台湾校园青春电影解析[J].电影评介,2012(12):23.

[3]胡思光.论电影摄影中拍摄角度的选择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2.21.

[4]周晓风.新时期文艺政策的历史性转变[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