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计量管理对线损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供电企业计量管理对线损的影响

王慧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就电力系统而言,用户所使用的电能是由发电厂借助于联结成网的低、中、高压的输配电线路及配电站与变电站而提供的。电力网中的保护装置、无功补偿装置、变压器、线路等设备都存在一定量的电能损耗。我们所说的线损指的就是全部的电力网中的设备在给定的时期里所产生的电能损耗。供电企业出于减少供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的目的,而制定并施行的那些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的总称就是线损管理工作。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应用

引言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推动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不论是发电、供电还是用电系统都要进行高效的电能计量管理。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电能计量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

1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和四分线损概述

电力计量系统是综合电力营销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电能计量技术与数字通信技术综合构成,从而对电能信息进行全面、实时、有效的采集与分析。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有两个基本载体,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和电力专用通信网络,并加以设置多个计量点,从而确保对整个电网的全面把控与管理,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发挥。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四分线损,所谓四分就是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台区。分压就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电压等级进行统计、分析和考核,从而实现对电能损耗问题的统筹;分区就是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并且分析不同区域内的线路损耗情况,统一计算线损率,从而掌握不同区域内的线路损耗情况;分线就是管辖区域内的各条线路的损耗进行集中的统计、分析与考核,从而可以分析出送点线路等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分台区就是分析一定区域内公用配电变压上电路的电力损耗情况,并进行统计、归纳和管理的过程。

2供电企业计量管理对线损的影响

线损就是电能传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电能浪费的一种称呼,主要有自然损耗和管理损耗,也可以称为绝对损耗和相对损耗。绝对损耗也就是自然损耗是无法消除的,是可观存在的,其原因也众多,如果选用不匹配的输配电压器也会形成电能的损耗;如果配电网布局不合理时,也会增加电能的自然浪费;同时,当电路中三相负荷不正常时,无增加电流,从而导致电能损耗。(1)线路布局问题。目前智能化电网逐渐普及,发展速度加快。然而仍有部分地区因初期规划不合理,在线路布局上不够科学以及部分老化问题,使设备运行状态不佳,存在超负荷运行情况,导致电能损耗偏高。(2)变电站功率因素问题。由于部分用户对无功补偿作用的认识不足,以及变电站功率因素不高等问题,使这些装置没有起到相应的补偿作用。(3)计量设备老化问题。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部分计量设备会出现老化问题,从而导致计量的精确性出现问题,容易差生误差,引发电量损失。同时人为操作不到位,误操作等情况也会导致计量数据不精确,产生损耗。(4)变压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轻载运行情况,会造成较大的损耗问题。

3对策

3.1四分线损的自动化统计

根据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概述,我们了解到其对线损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处理的特点及方式,结合四分线损的具体情况,不管运用哪种模式,计量自动化系统都能够对数据进行及时采集、统计并处理;其次系统能够根据其智能自动化的特点,对电网不同电压情况、不同线损区域等进行有效监测,并且能够根据对系统的设定来进行周期性自动统计。有效节约了统计时间,以及人力在处理时可能出现的误差,作用明显。

.2分析线损问题

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多,其损耗不断增加,使用功能的有效性也不断降低。因此,在日常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对机器设备的定期维修与零件的及时更换,将导致计量的结果反映的不是实际指标,那么出现的问题,就不能及时有效的侦查出来,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电能的损耗。为此,定期更换设备零件,定期对设备进行故障排查,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有效运行,确保所有装置正常使用,有效解决高损耗的线路状况,实现对线损的最佳控制和处理。

3.3远程抄表

远程抄表工作是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重要应用。通过电力计量,为线损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还能够实现远程抄表,对出现问题的线路进行管理。线损管理先前主要是通过人工计算的方式实现的,当抄表时间不同步时就会造成电能损耗的波动。通过使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实现抄表工作的自动化,在远程的作用下获取信息,为施工人员施工提供依据,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资源,保障线损管理的效果。

3.4基本管理功能分析

通过使用线损档案,对线损的相关资料进行维护。其中档案资料包括线损模型、线损的数据权限、线损的指标。线损模型是维护线损模型和线损对象,对线损对象进行维护,了解供入电量和供出电量。线损的数据权限是对线损数据进行有效分配,这个操作是由不同部门的不同人员进行的。线损指标实现对线路损耗情况的判断。通过对线损指标的分析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还要实现对线损基本情况的查询。线损查询主要包括时间段线损查询、多线损对象线损查询。时间段线损查询包括对某个具体时间段中日线损和月线损的情况进行查询,能够对输入和输出的电量明细有清楚了解,从而形成相关的资料。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智能电网不断普及的情况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管理的需要,只有不断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线损的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电能的损耗。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用,是当前较为稳定成熟的方式之一,其对线损情况、线损数据的及时采集、分析、统计、以及线损模型的建立能力显著;也是电网自动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标志,其运用有效避免了人工的误差、误判等情况,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线损工作管理效率,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军.论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3,10(32):153~154.

[2]郑冲.电能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5(12):42~43.

[3]危阜胜,肖勇,陈锐民等.故障诊断技术在计量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电测与仪表,2013,(8):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