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解答新课改条件下的政治主观性试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解答新课改条件下的政治主观性试题

李泽

李泽(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文章对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解答新课改条件下的政治主观性试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有效指导;解答;新课改;政治主观性试题

1基本策略

1.1确定考察重点。政治生活的考查重点是明确考查主体:国家,公民,政党,政策,是政府还是人大,是中共还是政协;另外涉及的热点主要是党建。经济生活的考查重点是结合热点考察基础知识,涉及到的常规热点包括,市场,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相关,如环境,民生,区域,发展方式,对外经贸等,突出特点是知识运用有跨度,并同时要求呈现时政语言。生活与哲学主要考察四个大部分的知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现在的问法可能会有变化)其中一些还有一些重要的构成,如实践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价值观等等,主要考查的手段是关键词和具体知识的记忆。文化生活主考察要一些文化的观点,如文化的类型,影响,作用,态度,措施,实际上以识记为主,并特别注意一些以小的文化现象作为考察的切入点,如汉字,史书,思想,文艺,科技,教育等等,涉及到的热点是文化产业与文化繁荣。

1.2明确题目类型。材料类型上,分为具体材料型和抽象材料型,具体材料又可以分为文字型和图表型。设问类别上,分为限定型与非限定型。设问方向上,分为原因型和措施型。设问角度上,分为反映,意义,影响,建议,想法,启示等。

1.3熟悉解题规律。具体材料题要注意对材料信息的完全解读和提取,并结全答题规律补充作答,切忌“泛化答题”。

抽象材料题要根据答题的一般规律组织解答,这对学生的记忆和运用要求较高。限定型命题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和知识记忆回答,考查层次较浅,但对聪明学生来讲有难度。非限定命题要根据材料类型具体回答。原因和措施类的命题根据材料和记忆回答即可。反映类的命题的回答方法:对于文字型的,要概括信息,并得出能够反映实质的结论。对于图表型的,要注意标题,内容和注解,从而概括信息,找变化,找关系,并得出能够反映实质的结论。这两种命题在得出结论时都要注意时政语言的运用。意义影响类的可参照原因类,建议,想法类可参照措施类。启示类命题的回答方法:一要说明材料体现的道理,二要说明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容易只回答一个方面。

2训练方法

2.1基础知识的训练。根据考查重点,训练记忆,可采取的手段是填空,默写,集体背诵。

2.2高频语言的训练。根据教学与考试实践,教师对一些高频采分点都有一定的了解,一定要让学生们了解。

如在经济学方面:(1)市场:要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2)科技: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3)管理:加强人才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4)素质:提高劳动者、经营者素质。(5)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立品牌,生产优质产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7)竞争力: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

2.3书写的训练。书写要求:术语化,序号化,重点化,简明化。

具体方法:每题都要全写,快速写。

2.4采分设置的训练。要根据分数来大概判定会有几个采分点。

2.5讲练结合。这是一个看似慢、其实快的过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只练不讲,学生没有规律可循,答题无门,只讲不练,学生无法形成技能,心理没底;只有边练边讲,边讲边练,学生才能实现从理解到运用,从知识到技能的跨越。

3注意问题

只有一句话:在注意训练解规律的同时,千万注意运用不能僵化,切忌以模式代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