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李彦君

李彦君

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150090

[摘要]我国现阶段实际上就是对于跨流域调水工程体系中,所涉及到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实际上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足够全面的指标,而在这方面存在的缺失,导致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实际上面临了巨大的冲击。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我国的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我国跨流域调水对于生态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来说,水资源实质上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资源体系。外加地球上所呈现出的水资源分布状况实际上极为悬殊,那么在降水径流是表现出的地区、流域分布不够均匀的情况下,水资源所表现出的多方面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伴随着社会经济体系飞速发展,传统的流域分配,实质上已经无法有效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那么如何对于跨流域调水的问题,便成为了现今极为迫切的问题。下文主要针对跨流域调水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1研究背景

目前国内外实质上都在针对跨流域调水所涉及到的生态影响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且直接从多个不同的方面来针对调水工程体系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但是历时多年至今也未构建起一个能够广泛适用于各个不同环节评价指标。所以,本文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之上,来直接将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系的相关概念融入到了其中,进而从多个不同方面来对于生态环境体系提供了极为良好的借鉴意义。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应全面真实反映各地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各个侧面的基本特征。每一侧面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指标体系具有层次性,由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评价系统,反映不同地区从综合到分类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

(2)代表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准确反映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变化特征。

(3)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类,只有将这两类指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才有可能达到科学评价目的,取得可信结果。在具体分析时,还应当注意到定量和定性的划分是相对的。

(4)独立性原则。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力求减少各单个指标之间相关程度,减少指标的冗余度。相关联的指标应尽可能选择其中一个指标来代替该类指标。

(5)客观性原则。评价指标的确定应避免加入个人的主观愿望,指标含义尽量明确,并注意参与指标确定人员的权威性,广泛性和代表性。

(6)动态导向性原则。选择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评价区域的历史、现状、潜力以及演变趋势,揭示内在发展规律。每一个具体的指标应该反映待评价领域的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体现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具有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敏感性,从而指导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

(7)区别性原则。对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来说,其对水源区、输水区、受水区的影响评价指标也应有所区别。

3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于调水工程在不同区段下,所实际能够选择的根本指标体系,进而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指标权重建议。

3.1调水工程不同区段的指标体系的建立水源区主要包括取水口上下游的原用水区域。

从水源区取水,对取水口下游的影响往往更大。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选取的指标体系。这里所说的输水区,是严格意义上的输水区,即不取水而只是工程输水通道经过区域。输水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选取的指标体系。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选取的指标体系。

3.2指标权重的选取指标权重的选取和评价指标的确定同样重要,任何一项成熟、成功的评价,实质上都是无法脱离现代化的科学指标体系以及完善的指标权重。一般情况下,指标权重都是直接在相关领域专辑的客观打分基础上,所采用的一种层次性分析措施。而由于考虑到跨流域调水工程本身所表现出的不同目标,进而在实际利用专家打分法的过程中,要对于调水工程本身在权重分配问题上表现出的相关差异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能够使得城市的供水紧张现象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跨流域调水工程体系的实际成败与否,也就是完全受到受水区、输水区影响的,进而在供水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促使供水的局面得以改善和环节,使得这方面的工程体系本身在进行生态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加以选择的过程中,能够对于受水区、输水区等环节涉及到的指标权重进行强化。同时,也应当要赋予更大的比例的权重给予受水区和输水渠,这其中的经济指标,实质上包含了居民本身实际的水资源占有变化率、可支配经济收入变化率、涉水文化设施建设等等。但同时,还必须要对于和供水体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相关指标加以重视,比如人均呈现出的水资源占有量变化率等方面的参数。

(2)要使得农业灌溉用水不足的现象能够得以解决,就必须要加强对输水区、受水区等方面农业指标体系有着紧密联系的一些指标体系,同时为这类指标体系赋予较强的权重。应赋予较大权重的输水区和受水区农业相关的指标包括土壤肥力变化、农业总产值变化率等。

(3)对于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的调水工程,则应赋予物理化学系统和生物系统较大的权重。应赋予较大权重的物理化学系统和生物系统指标包括最小月流量变化率、地表水质变化、水土流失(侵蚀模数)、气温变化、降水量变化率、干燥度变化、珍稀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变化、鱼类洄游习性变化等。

(4)在对以综合开发利用为目标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源区、输水区和受水区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注意各类指标权重的均衡,以使评价结果能够综合反映工程对生态环境各方面的影响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均衡和平均在概念上是有本质区别的,平均仅仅是数值上的简单的平分,而均衡则不仅仅是简单的平均,根据综合开发利用的特点,这种均衡体现的是各类指标权重分布的平衡,大于或小于均值都是正常的。

4结论

综上所述,评价指标所进行的确定,实际上对于我国的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体系来说,相关的评价都是极为基础的,能够直接选择较为适宜的一些指标。而保证指标的是影响,能够为为跨流域调水工作的生态影响指标体系提供引导,进而使得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概念能够直接融入到其中,最大限度的保证条件考虑的全面性,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就促使某种性质上的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评价理论、方法研究进程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娄广艳,周孝德,韩娜娜.调水工程的发展及趋势[J].水利发展研究,2014,(9):43-45.

[2]陈进,黄薇.跨流域长距离调水工程的风险及对策[J].中国水利,2012,(14):11-14.

[3]汪明娜,汪达.调水工程对环境利弊影响综合分析[J].水资源保护,201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