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预制过程中梁体白点的防治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箱梁预制过程中梁体白点的防治浅析

杨永波

云南展旭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05

摘要:近年来,箱梁预制过程中的梁体白点防治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箱梁预制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箱梁预制过程中梁体白点问题展开了探讨,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箱梁预制;梁体;白点;防治

1前言

作为箱梁预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方面,对梁体白点的防治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梁体白点问题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箱梁预制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概述

由于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人们出行效率的不断提高,高速铁路由于其速度快、出行方便而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选择。由于桥梁是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桥梁建设也成为目前施工建设的主要工程之一。目前,32/24m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由于具有体积大、使用寿命长、技术标准新等特点而成为主要采用的箱梁形式。由于混凝土施工是箱梁预制中的关键质量控制模块,所以,本文在对箱梁预制过程在的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后,重点对影响梁体外观质量的关键问题(即白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改良振动棒,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箱梁预制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

3.1工程概况和工艺流程图

杭甬客运专线HYZQ-3标段位于宁波境内,线路长25.806km。四分部制梁场负责杭甬客专HYZQ-3标(里程为:DK120+460~DK135+615.205)的四座桥梁箱梁预制,分别为:宁波特大桥、桐国园大桥、寺前王一号、二号大桥共计763孔无碴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单箱单室),其中32m整孔箱梁703孔,24m整孔箱梁60孔。箱梁采用现场预制。为顺利进行混凝土施工,梁场配备了2座HZS120型搅拌站,2台HBT90输送泵,2台BLG18布料机。混凝土具体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

3.2混凝土浇筑

3.2.1振捣方法。

①附着式振动器。

在侧模两端头处,沿梁高方向垂直向上0.4m,水平方向每隔0.7m布置,共20台,中部沿梁高方向垂直向上0.7m,水平方向每隔2.0m布置,共22台,共计42台。每相邻两台附着式振动器连通,每次振动时间不得超过2min。

②插入式振动棒。

每台布料机桥面配备6台插入式振动棒,箱内配备4台插入式振动棒。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搅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搅拌物内平拖或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③提浆整平机。

借助安装于侧模上的走行轨道,通过附着式振动器对梁体桥面板顶面进行提浆整平。

3.2.2浇筑顺序。

高性能混凝土灌注通过对称布置的两台BLG18布料机分别从两端开始向中间对称布料,水平分层、斜向分段,从两端向跨中对称浇注,如图2所示。其中,底、腹板混凝土灌注顺序如图3所示。通过软管向①②区域布料,水平分层(分层厚度为30cm)、斜向分段,从两端向跨中布料,顺序为边腹板→底板→边腹板→顶板。灌注①②区域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翻浆严重的问题。为防止底板混凝土超厚,灌注完①②区域后,稍作停顿,再通过内模顶板上天窗灌注区域③内的混凝土;灌注完后关闭天窗,随后分层灌注区域④;桥面灌注,先灌注区域⑤,再灌注⑥区域,待区域⑥灌注完毕后,开始用整平机大致整平,人工抹面。自④及其以上区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

3.3收浆抹面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箱内底板处的混凝土采用人工抹面;桥面上先用提浆整平机大致提浆整平,再采用人工抹面。

4白点问题研究

4.1原因分析及振动棒改良

通过仔细分析,发现产生有白点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翼缘板位置较薄;箱梁内顶面钢筋布置密;施工人员为保证振捣质量在振捣过程中不易把控插入深度容易直接使振动棒与模板直接接触,从而使梁体外表面产生白点,直接影响梁体的外观质量。

在振动棒前端焊接一小节螺纹钢来减少振动棒前端在碰到模板时产生的振动力从而减少白点的产生。实践证明,使用改良后振动棒前后施工效果,可以看出,白点问题得到了治理,提高了桥梁的美观,使桥梁的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4.2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4.2.1经济效益分析。以产生白点后用打磨方法进行处理为例,对一榀32m梁型梁体表面白点进行打磨淡化处理(重点处理面积约为32×0.5×2(翼缘板位置)+32×3(箱梁内顶面)=118m2),所需的费用不小于118m2×6.5元/m2=767元,按梁场430榀计算预计增加成本约为767元/榀×430榀=329810元,而采用改进后的施工方法,基本不增加施工成本,且能彻底清除白点现象而不是淡化。

4.2.2社会效应分析。以产生白点后用打磨方法进行处理为例,在打磨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可避免的会吸入打磨中产生的灰尘及产生的灰尘对眼部的刺激伤害,对人体危害较大;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打磨完后对梁体表面的清洗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采用改良后的振动棒,取材方便,且对人员及环境不造成任何损害。

总之,箱梁预制的质量控制涵盖了箱梁预制过程的各个环节,混凝土施工作为箱梁预制中的关键质量控制模块,其施工质量好坏既影响了箱梁的内在品质又影响了外观质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箱梁预制过程中梁体白点防治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箱梁预制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梁体白点防治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武彬.预应力箱梁预制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0):60-62.

[2]李进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质量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115-116.

[3]郭孝坤.预制混凝土箱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交通建设与管理(下半月).2016(0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