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策略,打造“自信、自主、自省”课堂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优化教学策略,打造“自信、自主、自省”课堂教学模式

王蕾

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信阳中学山东青岛266413

摘要:为优化课堂教学,我在学校倡导的“自信自主自省”教学模式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成果。2017年在省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关键词:自信;自主;自省;教学模式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提出了“两个优化”的教学策略,即“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而落实这“两个优化”的主阵地在课堂,所以打造高效的“自信、自主、自省”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自信”,就是教师首先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觉得能“够得着”,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自主”,就是学生在明确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后,根据任务展开自主学习活动。“自省”,就是师生均能根据各个环节的具体落实情况,及时进行反思,找出差距和不足,实现“教学相长”,及时调整“教”和“学”的策略,实现不断进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打造“自信、自主、自省”课堂教学模式,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努力:

一、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作为教师,无论从教学还是教育的角度出发,都应有“求知若渴”的积极心态。在教学中除了钻研教材外,还要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深化专业内涵,拓展专业外延。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的观念已不再适应现代教师的要求,学生需要的是一桶新鲜的“活水”。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汲取新鲜营养,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二、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并参与实践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其天天闷着头自己钻研教材,不如多走出去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讲解问题的技巧等。每观摩完一堂课,我都会把讲课老师的课堂构思和自己的作比较,想想自己的构思到底哪些是不可取的,失误或者问题出在哪里,并且吸取他们上课的精华为我所用。将老师们优秀的科学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哪怕每节课学习一个点,也会积跬步成千里。

三、用心与学生沟通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虽然有的学生闪光点不在学习方面,但只要我们老师用心,肯定会发现他的美。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我领着几个初一女生打扫学生阅览室的卫生。在打扫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抢着擦桌椅,不想擦窗户,尤其是玻璃,只有一个叫高蕾的女生,踩着桌子踮着脚,擦得特别认真。高蕾是一个活泼开朗、热爱劳动的好学生。上课之后,我发现她的学习并不像劳动那么勤快,而且经常和其他学生说话,于是找她谈了很多次,纪律有很大好转,学习也有不小的进步。这让我欣喜不已,也让我体会到,多和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很重要,学生需要的是平等的对待。

四、搜集时事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密切联系实际生活的课堂,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事素材,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例如,我在讲《气候类型》一节课时,让学生先说一说我们家乡的气候特征,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讨论后再总结气候特征,使教学内容不再枯燥无味。再如,我在讲《西亚》一节课时,利用叙利亚的当前局势作为导入,学生们立刻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适时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家的重要性,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达到了思想的升华。

五、及时反思教学环节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就是教师在上过课之后总结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实践方式,以获得持续的终身发展,达到成长的质的飞跃。实践是中心,反思是关键。一个不懂得反思自己成败的教师,是得不到真正意义的发展的。反思与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反思越多成长越快。在日常教学中,我在每次单元检测后认真总结,寻找问题的症结并设法及时解决。同时不断摸索好的教学方法,以求更大的进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要坚持不懈,从细微入手,日积月累,终究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作者简介:王蕾,女,(1983年6月-)汉族,山东省青岛人,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初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