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药房饮片管理及药学服务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医院中药房饮片管理及药学服务之我见

冯丽红韩晓丽刘光斌

冯丽红韩晓丽刘光斌

甘肃省酒钢医院药学部(甘肃嘉峪关735100)

[中图分类号]R9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5-0052-02

中药房的管理包括对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购进、验收、存贮养护、申领、调配等过程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包括临床用药指导,药学服务等内容[1]。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和临床需要,按传统加工方法将中药材炮制成一定规格,供中医临床配方和中成药制剂的制成品。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的疗效,密切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中医药科技的发展,公众对中医药的认识愈加深入,需求也越来越广泛。药学服务主要体现在将合格的药品提供给需要的患者,并提供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1加强中药饮片的科学化管理

1.1中药房基本设施的完善。临床常用中药饮片在400味左右,其品种繁多,不同药物所含化学成分不同,所需的储存条件也不相同,如砂仁、白蔻等含大量挥发油;子仁类如柏子仁、杏仁、桃仁等极易泛油;党参、枸杞易虫蛀等。为保证其质量,应配备专门器皿及冷藏柜,根据需要还应配备贵重药品柜和毒性药品柜,使中药饮片的储存环境更加科学合理。

1.2重视和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完善质检部门的设立。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是影响临床疗效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中药饮片质量低下已成为各地方通病。文献报道,某市药检所共检验医疗机构中药材、中药饮片544件,不合格188件,不合格药品率为34.5%[2],远远高于化学药品、抗生素、中成药。中药材、饮片质量令人担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伪品、混淆品、掺杂掺假、毛货上柜、以生代熟、炮制或切制不规范等现象。质量低劣的饮片不仅无法保证临床疗效,也为患者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因此,加强中药质检的工作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使验收过程中依赖供货单位的诚信和验收人员实践经验的积累单凭外观性状验货的情况得以改观,避免中药饮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必要的时候可以优先选用品质优良、药效独特的地道药材,如四大怀药、浙八味等,提高饮片质量,避免“医准、方对、药不灵”的现象的发生[3]。

1.3规范饮片库房的管理。中药饮片库房应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房间,分类储存摆放。日常做到勤打扫、勤通风、勤晾晒、勤清理、勤看效期,发陈贮新,定期养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根据库房储存条件及临床用药周期规律,合理计划库存储备,优化库存结构,减少积压浪费和缺药的现象。另外,根据《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规定,还应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及设施[4]。做好药物的保养,为临床提供优质的饮片。

1.4理顺中药调剂人员配置。由于中药饮片成本高、经济效益有限,致使各级部门对中草药重视不够,门诊处方量与调剂人员比例失衡,中药调剂人员工作量超负荷,病人排队等候时间延长。因此只有调剂人员的合理配置才能规范调剂程序,真正提高中药饮片调剂的质量。

1.5推广使用小包装饮片。中药配方调剂历来采用“手抓戥称”的传统调剂方式,称不准、分不匀、效率低、复核难、浪费大、卫生差等弊端长期存在。随着药学科技的发展,为确保中药处方的配方质量,很多医院先后将小包装中药饮片用于中药处方的调剂,并以其保持特色、剂量准确、易于复核、提高效率、饮片纯净、减少浪费、改善环境、有利管理和增进信任、普及知识等诸多优势被大家认可[5]。

1.6加强中药人才培养,设立临床药学室、药检室、资料情报室、标本室等[6]。只有加强中药饮片管理、质检、炮制、储藏养护等方面人才的培养,才能改变药事部门技术含量低的错误理念,才能为中药人才的成长及知识更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1.7设置常用品种最低库存量报警制度。我们就医院中药饮片品种、产地等基本信息编制成用药目录,并针对不同医师的个人习惯等特点对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品种进行筛选,选择一定数量的品种,设置最低库存警戒线,重点关注,随时掌握使用情况及库存动态,适当加大库存储备数量,以保证常用品种充足的供应。

1.8利用网络建立药房和药库采购部门药品信息的互通。通常的药房计划为固定时间申报,但同一种药材却可能分批分次到货,通过网络我们可将包括药品计划、每次到货的品种、数量、未到品种、待招标品种、短缺或急缺品种等情况及时汇总,并通过网络共享,使药库随时掌握药品计划执行的情况,对未到品种和补充计划及时催促,增强和药库之间的信息互通,使药品的供应环节更加顺畅。

2紧密联系临床,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

2.1为临床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共享药学信息资源。随着药学科技的迅猛发展,药学信息量猛增,每年仅药物评价的论文就达数十万篇。近年来,中药材野生变家种的品种的大量增加,医师对中药信息掌握不充分、不及时导致用药差错普遍存在[7]。因此,药师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中药学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医院网络化管理,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药学信息服务系统,交流中医药发展的最新动态、建立药物的不良反应档案、中西药联用的合理配伍与禁忌、建立饮片真伪鉴别资料等,使医师和药师之间的知识结构互补,满足临床医师对药学服务的需求,提高医师的用药水平。

2.2开展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分析工作。处方点评是处方调配后的药物应用评价,是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实际存在和潜在的用药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8]。处方分析是药房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对门诊的处方评价其是否按照“君臣佐使”顺序排列,是否超过限定的味数(18-20味),是否超剂量使用,单贴的费用是否超过规定限额(40-50元以内),处方书写是否规范、缺项,用药有无配伍禁忌及重复书写,注脚是否注明等,对不合理处方作出综合分析及评价并及时反馈,进一步杜绝大处方,规范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

2.3加强药房与医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定期深入临床,制作临床医师联系卡,收集各科室医师对中药饮片供应、质量、调剂及使用各环节中的意见及建议,改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医师提供用药咨询,必要时参加疑难病例会诊及病例讨论,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以提高中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的水平与能力。

3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药学服务

3.1开展用药咨询,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开展药学咨询服务是医院药学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由有经验的药师担任咨询药师,从提供中药煎服方法、用药禁忌和提醒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到指导合理用药,解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以咨询窗口做为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为患者提供专业细致的用药指导,提高患者对药师的信赖度,既有效的改善了药患关系,也促进了药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3.2建立患者药历。书写药历是药师进行规范化药学服务的具体体现。对长期服用中药和住院的患者建立用药跟踪档案,综合分析其用药情况及疗效,并总结用药规律,掌握患者长期的用药信息,为医师及临床药学积累资料。

3.3积极宣传中医中药知识。针对中草药调剂时间长的特点,可以在取药等候区域开设有关中医中药知识的宣传栏,内容以贴近生活、浅显易懂为宜,使患者在等候之余对祖国的传统医学有更多了解。或者针对患者咨询的一些热点问题,把一些有关药物煎煮、服用等常识性的知识制作成视频资料,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还可以制作一些有关的科普知识宣传手册,内容以宣传中医中药和用药安全为主,满足大家对专业化药学服务的需求,从而把药学服务推向社会。

3.4改善公共服务区的环境。由于病人在挂号、交费、就诊、检查等过程中消耗时间和精力较多,加上中药调剂的过程时间较长,所以在排队取药的时候,极易出现烦躁的情绪,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立等候休息区非常必要,我们可以提供桌椅、茶水、报刊、电视等服务,让患者在休息和放松中耐心等候,围绕患者的需求,从细节做起,为患者提供温馨、贴心的人性化服务。

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大众对中医中药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中药质量以及药学服务的要求也更高,这就需要中药专业技术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大的热情,加强中药饮片的科学化管理。并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和单一的服务形式,药学服务由传统的保障供应性向技术服务型转变势在必行。建立良好的服务氛围,以全新的药学服务理念,为医师把好用药的最后一关,为患者提供实质意义上的优质服务。只有和谐药患关系,才能为病人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树立药师的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凤利.浅议规范中药房管理,提高处方应付质量[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3):418.

[2]王平,丁宏珍.医疗机构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状况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905

[3]相聪坤.三级甲等中医院中药房的质量管理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8)116-11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M].2007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M].2008

[6]周淑燕.浅析医院中药房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峡药学,2009,8(21)216-218

[7]胡运春.浅谈中药房药学的信息服务[J].中外健康文摘,2009.21

[8]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规范[M].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