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秋天的雨》教学案例

陈蓓蓓

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并仿照诗歌《听听,秋的声音》的形式续写。

3、分段品读课文《秋天的雨》,感知内容,体会秋雨的美。

一、激趣、感知、说秋天

1、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秋季。

师:我们以前学过许多描写秋天的词语,谁来说一说?

生自由回答。

2、出示词语:瓜果飘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春华秋实、景色怡人、山河壮美、五谷丰登、秋收冬藏。和学生一起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有关描写秋天的词语。

3、师:请你用“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的句式说一说你对秋天的印象。

(本环节的设计中我加入了对旧知识的复习,并用“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的句式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初步感知秋天的美丽。)

二、朗读、想象、写秋天

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1、师:孩子们说的真好,秋天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美妙的乐章,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请把课本打到46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点评。

2、师:孩子们,听你们朗读就是一种享受,老师也想试一试,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请思考:你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并用“秋的声音是”的句式来回答。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回答,教师及时作出点评。

3、妙笔生花

师:你还知道哪些秋的声音,并仿照课文写一节小诗。

教师指导学生仿写并交流点评。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我把它设为本节课的引子,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并仿写课文进行了一个小练笔,以此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并再次感知秋的魅力。)

三、交流、体会、识秋雨

精读课文《秋天的雨》,感受语言美。

1、师:听了你们的小诗,老师觉得秋的声音真是妙不可言,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这是秋的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下雨声

生:秋雨的声音。

2、师:对,这就是秋天的雨声,出示课题《秋天的雨》。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到第42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和同桌交流。

生自由读文并交流。

3、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齐读。

生齐读。

4、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秋天的雨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

请用“色的”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图片自由回答。

师:这么多的颜色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吗?

生:五彩缤纷。

师:课文是怎样描绘这五彩缤纷的颜色的呢?

请男同学齐读。(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师:这里用一个比喻句,谁能找出来?

生回答。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银杏树叶比作小扇子。

师:秋天的雨还有红色,请女同学齐读。

出示句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叶子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生读

师:这里也有个比喻句请找出来?

学生自由回答。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红色的枫叶比作一枚枚邮票。

师:秋天的雨还把紫色给了葡萄,齐读句子: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一串串葡萄像紫色的玛瑙一样。

生齐读。

请用“秋天的雨把色给了,就

像一样。”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5、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秋天的雨还会偏心呢?请美丽的小仙女们齐读。

师:这里为什么要用省略号呢?

生:因为菊花的颜色太多了是写不完的。

师:做一个频频点头的动作。

师:菊花会点头吗?

生:不会。

师: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秋天的雨还给谁送去了什么色?

出示句子,男生齐读。

师:做个你挤我碰的动作,柿子会你挤我碰吗?

生1:不会。

生2:文章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6、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金色的田野,橙红色的橘子、柿子,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派大丰收的景象。看看还有什么熟了?

出示水果图片,学生自由说。

出示第四自然段

师:谁想读这段话?举手的小朋友一起读。

生读。

师:小朋友的脚,为什么会被那香味勾住呢?

生:因为水果撒发出的香味,让小朋友们想停下来尝一尝。

师:对呀,因为那气味太好闻了,看来秋天的雨还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课件出示句子生齐读)

7、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秋天的雨还会吹小喇叭呢,齐读。

生齐读

师:秋天的雨为什么要吹起金色的小喇叭?

生:想要告诉人们冬天快要来了。

师:冬天快要来了,小动物们会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看课文师怎样描写的,男女生承接读。

师:这一段中有几个拟人句谁能找出来?

学生自由交流。

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你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让读者回味无穷。在以后的习作中,大家也应该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给自己的作品增光添彩。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让学生看画面欣赏秋天的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执教过程中以重视朗读,品味语意为基础,逐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和想象空间,并进行了相应的句式练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发现美。)

四、总结、品味、知秋意

出示第五自然段生齐读并思考

(1)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生1:因为秋天所有的水果、粮食都成熟了,所以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生2:因为小朋友在秋天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去果园里摘果子,所以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五、拓展、延伸,悟主题。

师:孩子们,请划出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并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

师:通过朗读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每段的第一句话连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小诗。

师:让我们齐读这首优美的小诗来结束本课的学习。

生齐读。

六、布置作业

1、读一读,背一背。

美美的朗读课文,体会秋雨的美,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画一画

画出自己心中的秋天。

(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中我加入了画一画的环节,旨在让孩子在课后继续寻找秋天的美和感受秋的韵味,为后面的习作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