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罗江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应用于直径≤2cm胰岛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直径≤2cm胰岛细胞瘤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诊治资料。结果:病灶均表现为明显强化或中等强化,明显强化病灶为34个,环形强化病灶为16个。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可较好地判断直径≤2cm胰岛细胞瘤是否具有功能性。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

【中图分类号】R7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196-02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可分泌激素,因此患者早期可出现特殊的临床症状,但因肿瘤较小而易致检查时发生漏诊;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因症状出现较晚,临床发现时瘤体已较大,从而对临床治疗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影响患者预后[1]。目前临床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为磁共振等,但因该类方法诊断阳性率较低,所以寻找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对临床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采用多排螺旋(MSCT)三期增强扫描应用于直径≤2cm胰岛细胞瘤检查中,旨在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41例直径≤2cm胰岛细胞瘤患者诊治资料,均经手术病理等证实。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36~69岁,平均为(49.7±4.6)岁;病程1.3个月~3.7年,平均为(1.9±0.6)年。

1.2方法

均行多排螺旋CT扫描检查,联影16层螺旋CT机。检查前需禁食4~6h,检查前30min口服500ml1.5%泛影葡胺,临检前需再服用300ml。扫描前经其肌肉注射20mg山莨菪碱-2。扫描时处仰卧位,吸气后屏气再扫描检查,参数设置:120Kv,240mAs,层厚:3~5mm,螺距:1。增强扫描时,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350mgI/ml,1.5~2.0ml/kg,流率为3.0ml/s。

1.3观察指标

明显强化:增强扫描前、后病灶CT值增加>60HU;中等度强化:病灶CT值增加30~60HU;轻度强化:病灶CT值增加<30HU[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胰岛细胞瘤情况

共发现50个胰岛细胞瘤,其中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2个(直径0.47cm×0.52cm~1.17cm×1.04cm)、胃泌素瘤13个(直径0.61cm×0.59cm~1.48cm×1.62cm)、胰岛素瘤25个(直径0.6cm×0.6cm~2.0cm×2.0cm)。其中位于胰腺内30个、部分13个、胰腺外7个。

2.2CT扫描表现

与正常胰腺组织比较,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30个、稍低密度者20个。病灶于动脉期出现强化峰值40例,其余于实质期出现。三期增强扫描期间,病灶均表现为明显强化或中等强化;明显强化病灶34个,环形强化病灶16个。动脉期、实质期出现明显强化的病灶15个、门静脉期与实质期出现明显强化的病灶15个、实质期出现强化的病灶10个、中等强化病灶10个,其中动脉期(107.9±16.2)HU、实质期(133.1±25.7)HU、门静脉期(105.2±15.9)HU;动脉期与门静脉期CT值比较,P>0.05;动脉期、门静脉期与实质期CT值比较,P<0.05。

3.讨论

本研究中,CT扫描检查表现为等密度者为30个,稍低密度者为20个。因正常胰腺组织密度与胰岛细胞瘤十分相近,因此难以发现病灶。据文献研究显示[8],胰岛细胞瘤钙化可能会随瘤体增大而增大,但本研究中未见明显钙化现象,这可能是因本次研究中患者肿瘤体积较小。本研究中,病灶强化峰值于动脉期出现者为40例,其余则出现在胰腺实质期,与以往文献研究相似[3]。本研究中,患者于动脉期病灶无显示,而于门静脉期显示明显,说明胰岛细胞瘤患者实质期显示效果较动脉期更佳。本研究中,所有患者三期增强扫描中均表现为明显强化和中等强化,然并无轻度强化情况,这可能是与其血供情况有关。对正常胰腺组织来说,其血供十分丰富;然胰岛细胞瘤因体积小和供血动脉增粗等情况而致CT增强时强化明显,但其强化时间较短。因大体积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易发生囊变坏死,而本次研究中,16个直径≤2cm胰岛细胞瘤发生环形强化,且无明显坏死,这可能与肿瘤血供和强化不均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应用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直径≤2.0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刘一,杜补林,李娜,等.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8F-FDGPET/CT显像1例[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8):763-765.

[2]黄英荷,李志铭,唐志伟,等.异位胰岛细胞瘤的MSCT表现[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8):1855-1857.

[3]徐军辉,丁佑铭,汪斌,等.胰腺导管腺癌与非功能胰岛细胞瘤的临床对比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5):3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