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合作与创新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音乐教学中的合作与创新初探

李帅

湖南省涟源市蓝溪学校

摘要:音乐是天国的语言,不少有识之士充分肯定了音乐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把它称之为素质教育的先锋,这就要求我们要按课标开足音乐课,更要开好音乐课。但是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部分音乐教师是采用“教师反复示范,学生反复跟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如下三大缺点:第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接受知识;第二,学生无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会发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课堂气氛呆板,不活跃等等。

关键词:

一、课堂的民主性

在分层次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以权威者、知识拥有者自居,而是以引导者、促进者、赞叹、鼓励者的身份出现。而小组成员不再是单纯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一个思考者,是一个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思考者。如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首先,不告之乐曲标题请学生欣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想象,然后为乐曲添上标题,学生们随着乐曲进入“角色”,于是《伤心》、《穷人》、《哭泣》等名字便一一诞生了,但也有很多出乎我的意料。如一位学生他为《二泉映月》起的名字叫《发火》,他告诉我:“听了这首曲子,我仿佛看到了天空中乌云滚滚,‘老天爷’拉着脸,在‘天上’怒气冲冲地走来走去……”孩子们的想象很丰富,也很有特色,虽然有的还不够贴切,但他们都敢于想象,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成功。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成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打开了广泛合作的渠道,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一种自由、融洽的师生关系,从上课伊始就使师生双方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师生双方敞开自己的心扉,互相接纳,彼此交流和沟通,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友情。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能和老师走近,就意味着对老师的信任。不难理解,当学生感到老师可信时,他的个性,他的兴趣更易于外露,实际上合作学习是一种充满友好气氛的“游戏学习”,这种学习旨在创造一种轻松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民主友好、积极健康的,师生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中可以达到平等交流,心理相融。这也是实施分层次合作学习的首要条件。

二、课堂的合作性

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小组为主体,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合作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合作设计目标实现集体讲授小组合作活动检测反馈与补救。在教学中,讲授是经过合作设计的,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高效低耗,其它时间用于小组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例如在音乐活动课中,老师布置一音乐小品,让同学们通过合作设计,达成共识,选出代表进行当堂表演,然后让其它学生对该小品进行评价,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比较完善,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性发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好比“演员”。“导”为前提,“演”为主体,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如何学习、如何自我管理、如何合作学习与交往。对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意志力、开拓创新精神、组织能力等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合作学习有较强的实用性。

三、课堂内容的可记性

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声乐、器乐、音乐知识、欣赏、视唱练耳等课业,教材编排特点是知识与能力训练项组合。教学目的是通过看、听、唱、奏、思、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知识、增强爱国精神、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品质意志,使学生受到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现代的进程,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以往授课的弊端也清晰地被大家所认识。同一讲授内容,同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要求等一刀切的呆板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否定了学生的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为克服这种状态根据教材编排内容的特点,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切实可行的。

四、课堂的创造

美国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在他提出的“大脑风暴法”中指出:小组技术比个人更重要。在大部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独特构思的创作实例中,小组交往是最基本的因素,创造性人才是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合作教学中欣赏课要善于组织课堂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对某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互补充启发,从而提高了分析、理解、鉴赏美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唱歌曲《送别》前,让学生通过欣赏老师的范唱,感受该曲应该在怎样的场合中出现,让前后四位同学相互讨论后推选一位代表,用最简洁的话进行总结,也可用你知道的诗句进行效仿。于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孟浩然之广陵》、《阳光三叠》等诗句一一诞生,更有甚者讲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音乐习作课,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一起,优秀生可以为困难生提供智力刺激和帮助,同时在对困难生的辅导、帮助中巩固知识和提高习作能力;困难学生有榜样,在合作训练中能不同程度地完成了任务。音乐创作的合作活动,更应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集体思维促进个体思维,让成员都去大胆想象、构思和创造,便可创造出一些新颖、独特的作品来。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分层合作学习,不仅使同学们掌握了教材内容,而且使得同学间人际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认识行动上表现一致,达成共识;学生们产生了主体意识,增强了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合作使学生得到愉悦感,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建立起自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学生们敢于表现真实的自己,发挥其求异创新的能力,产生一种荣誉感,成功感。

参考文献

[1]崔学荣.音乐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

[2]张锐.音乐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究——评《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