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状况的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企业用工状况的调查研究

王海龙

王海龙

山东省招远市统计局山东招远265400

摘要: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依靠低廉用工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已然行不通。文章以某市区为例对企业用工状况,特别是用工成本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产生用工成本问题的因素与影响机理,寻求解决对策,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困境。

关键词:企业;用工;调查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用较多的劳动力资源,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力军,也是劳动关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小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如何?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调查,有助于我们清晰了解中小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识劳动合同法及修正案给中小企业劳动用工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1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次调查以某市中小企业及其员工作为调查对象,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该市经济相对发达,中小企业参与经济程度活跃,企业和员工的法律意识相对较高,对《劳动合同法》的执行状况代表了全国的较高水平;二是借助劳动管理部门走访中小企业的调研活动,方便笔者与中小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利于本次调查的顺利开展。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0多个问题,除涉及企业规模、所属行业、利润总额、所在区域等信息以外,还涉及到企业开工率、从业人数、缺工类型、用工成本、社保与住房公积金、员工住宿、合同签订、子女教育、社会治安、工作时间、年龄性别、员工培训等。信息调查的企业有3家是从业人数20人以下的微型工业企业,另外7家是从业人数20人及以上的小型工业企业。调研的企业涉及到化工、家具、模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以男性工人居多。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从业人员多元化,劳动用工不规范且稳定性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员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劳动力市场,尤其在从事社会服务业的中小企业中,如住宿餐饮业、小商贸业中的女性员工所占比例最高。在本次调查中,女员工占比52%;男员工占比48%。可以看出,调查企业的女员工人数多于男员工人数,说明目前劳动力市场日趋出现男女持平的现象,在一些服务性质的行业中,女员工甚至占主导地位。

2.2企业劳动者就业技能低

企业对普工的文化程度求普遍不高,初中生和能掌握一门技术的高职类毕业生是他们招聘目标的主力,大专院校的毕业生需求不多。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员工待遇普遍较低,晋升空间不高,因此多数企业难以长期留人。员工流动频繁,除了素质较高或技能熟练的流向规模较大待遇较好的企业或单位就业,就业技能不高的员工多半选择留在原单位,或者是流向规模待遇相当的企业。久而久之,形成了企业就业周期短、劳动者文化水平、就业技能普遍不高的局面。

2.3员工劳动保护程度不高

劳动保护不仅涉及到员工自身利益,也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小微工业企业中不少工种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机器设备相对落后,在劳动保护方面保护不够。小微工业企业管理者将劳动保护认为是“企业费用”的思想较为严重,在劳动保护装备购置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在员工培训教育中忽视这一内容。部分员工认为劳动保护装置在工作中可有可无,“穿着不方便,碍事”、“小心点就不需要保护”等想法较为普遍,甚至企业提供为数不多、较为简单的劳动保护装置也弃之不用。种种原因造成小微工业企业员工劳动保护程度普遍不高。

2.4员工精神文明建设缺失

企业结构设置简单,配备工会专门人员的企业不多,缺乏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才;其次由于小微工业企业加班较为普遍,业余生活时间本身不是很充足,较频繁的工会活动也难以组织开展。

2.5员工职业发展停滞不前

受制于小微工业企业规模与员工自身条件,员工在职业发展方面也面临不少困境。小微工业企业规模较小,相关制度与人员配备不是很规范,结构扁平化,任人唯亲的现象较为突出,留给普通员工的晋升空间非常有限。小微工业企业普工人数较多,他们一般缺少良好的教育基础与职业发展规划,打工思想较为严重,很难将工作当事业来做。这些都带来了员工职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的问题。

3企业如何留住人、培养人、用好人

1)首先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时,面对面近距离的和大学毕业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之间较全面的了解,把农村户籍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录用的首选。因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生产工艺流程、操作原理的熟练掌握是企业的生产特点,只有他们在生产一线与操作工人一起倒班,一起摸爬滚打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由于长期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农村籍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具有的优点是:能吃苦耐劳、在基层安心扎根,一步一个脚印。这些既是一名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人首先应具备的素质,也是其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2)其次是加强大学毕业生初期培训与实习。良好的开端即事业成功了一半。大学毕业生报到后,要开诚布公,以诚相待,让他们真实客观地了解公司。向大学毕业生通过培训、学习、参观等不同形式介绍公司的总体概况,既讲公司的优势,也坦陈不足。同时也要详细说明薪酬待遇、社保福利、住房补贴等大学毕业生普遍最关心的、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问题,使他们确信公司的承诺是真诚有效的。

3)开展有针对性的岗前实习。其目的是使大学毕业生对本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职责产生感性的认识,解决“我的工作是干什么、如何干”的问题。让他们对与工作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得到了解、学习,以便进一步的加强,以达到岗前实习结束后可以独立上岗工作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考评标准,根据“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避免与实习脱节,要求大学毕业生每完成一个阶段(或一个实习单位)的实习工作均应撰写工作总结,由带队师傅、主管领导、人力资源部领导及相关人员组成考官进行考评,同时将考评结果与薪酬水平挂钩,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

总结:企业应通过本身的制度建设,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给员工创造待遇和事业发展的平台,而且还应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形成重人才、用人才的价值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使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具有胜任能力的人才得到保留和培养,这样,会产生“双赢”效果,即以发展促制度建设,抓好制度建设促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皇岛市人事局.2010年我市人才需求明显增长.秦皇岛市人事局网站,2010年12月.

[2]张建琦,汪凡.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流失原因的实证研究-对广东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离职倾向的检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09).

[3]王忠民,陈继祥,续洁丽.试论影响员工离职的若干组织因素[J].管理现代化,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