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切开挂线术与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对照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传统切开挂线术与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对照性分析

唐俊

(资阳市安岳县中医院四川资阳642350)

【摘要】目的:探究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通过传统切开挂线术与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高位复杂肛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为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75%)高(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5%),(P<0.05)。结论: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通过传统切开挂线术与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均较显著,但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传统切开挂线术;切开旷置术;垫压法;高位复杂肛瘘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1-0065-02

肛瘘是指肛管直肠瘘多侵袭肛管,而对直肠组织侵犯较少的一类疾病,在男性青壮年中比较多见[1]。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必须进行有效治疗。本文为探究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通过传统切开挂线术与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请看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7人和23人,年龄20~6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0±1.2)岁;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6人和14人,年龄25~7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7±2.1)岁。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临床诊断标准

(1)两组均经直肠指诊检查确诊为肛瘘患者;(2)取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患者。

1.3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主要方法为:在瘘管走向及内口位置确定无误的情况下,将橡胶线穿入一软探针上,通过外口部位将探针夹端一侧插入,根据瘘管的走向将探针弯曲,穿过内口直入患者直肠。使探针在挂子的作用下将其拉出肛门,将内外口之间对应的皮肤切开,在橡胶线留在瘘管内的情况下,将探针拉出,把两端的橡胶线拉紧,然后结扎。肛瘘挂线操作完成后,将无菌辅料覆盖于伤口处,同时注意紧线,一般2~3天1次,直至挂线掉落,患者瘘管恢复开放状态。

观察组运用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主要方法为:协助患者采取截石位,对患者进行肛周神经阻滞麻醉,对肛周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为明确瘘管走向及内口情况,通过探针进行探查。将皮肤弧形切开,并切开外口,将瘘管剔除,对正常组织进行保留。选择合适手术切口,一般在肛缘外口部位操作,切除感染病灶,同时切除齿状线上方的瘘管,一直到达管腔顶部位置,并将腐烂组织一并刮除。探查有无出血点存在,并将敷料置于创面部位,留置引流管,并妥善固定。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1)临床效果: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疗效判定标准[2]如下:显效为肛周皮肤疼痛、瘙痒等临床症状消失,创面部位愈合良好;有效为肛周皮肤疼痛、瘙痒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创面没有愈合;无效为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创面没有愈合,病情加重。(2)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同时通过χ2进行相应检测;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治疗效果方面两组进行比较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5%,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结果情况看表1。

表1在治疗效果方面两组进行对比[n(%)]

3.讨论

肛瘘主要临床表现为:瘘管外口有脓液渗出,肛周皮肤瘙痒,瘘管外口胀痛、红肿等,该病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并发肛管后部组织结构发生感染等[3],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切开旷置术不需完全切开瘘管及肛瘘外口,能够对肛周正常组织进行有效保留,使术中对患者的损伤不断降低。并且该方法能够将内口和肛缘间的瘘管切开,可切除感染灶,有利于进行扩创引流,使复发率明显降低。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联合治疗后,对组织间的粘连起到有效保障作用,有利于促进旷置管腔的恢复[4]。

本文通过探究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通过传统切开挂线术与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研究数据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5%,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对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明显比对照组(25%)低。

综上所述,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通过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文学.高位复杂肛瘘行传统切开挂线术和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50):26.

[2]张光哲,凌光烈,杨凌洪等.切开旷置术结合垫压法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0):1360-1361.

[3]孙秀英,于艳丽.2种手术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对比研究[J].河北中医,2013,35(6):955-957.

[4]周云,王永福,缪家明等.切开旷置加中位虚挂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医学,2016,37(9):115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