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曲肽用于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奥曲肽用于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杨彪

杨彪(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56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肠梗阻患者,观察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奥曲肽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肠梗阻患者10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肠梗阻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53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方法;C1组(观察组53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奥曲肽治疗方法。对比两组肠梗阻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肠梗阻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肠梗阻患者(P<005);在肛门排气时间方面,C1组明显短于C2组肠梗阻患者(P<005);在临床住院时间方面,C1组明显短于C2组肠梗阻患者(P<005)。结论:针对肠梗阻患者,选择奥曲肽进行非手术治疗,能够将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加以有效缓解,从而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有效提高。

【关键词】奥曲肽;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338-02

肠梗阻属于医院外科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主要因为诸多原因造成患者肠内容物难以向远端进行有效运行,最终导致患者表现出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以及出现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1]。为了确定最佳药物对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临床选择奥曲肽加以非手术治疗,最终获得确切治疗效果,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106例肠梗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肠梗阻患者的随机分组。针对所有患者实施腹部平片检查,全部有效确诊。在C1组53例肠梗阻患者中,男33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岁-6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6±19)岁;其中表现出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29例,属于老年人粪性肠梗阻的患者6例,属于恶性肠道肿瘤造成肠梗阻的患者15例,属于原因不明肠梗阻患者3例。在C2组53例肠梗阻患者中,男32例,女2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6岁-6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9±21)岁;其中表现出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30例,属于老年人粪性肠梗阻的患者5例,属于恶性肠道肿瘤造成肠梗阻的患者13例,属于原因不明肠梗阻患者5例。对比两组肠梗阻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方法针对C2组肠梗阻患者,主要选择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禁止患者饮水,对患者实施胃肠减压、对患者实施补液治疗、对患者实施解痉挛治疗、对患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进行有较纠正。针对C1组肠梗阻患者,在此基础上,选择剂量为01毫克的奥曲肽,融入到剂量为2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对患者实施静脉注射,要求在10分钟-15分钟时间段内完成注射,之后对患者进行持续微量泵入,泵入速度为0025毫克/小时,对患者不间断治疗3天-7天[2]。

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全部消失,对患者实施腹平片检查有效证明,对患者实施一年随诊,未表现出疾病复发;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临床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未表现为好转,甚至出现严重现象[3]。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完成肠梗阻患者临床数据分析,分别选择t检验以及X2检验以形式以及%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临床疗效两组肠梗阻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肠梗阻患者(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1C1组与C2组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例)

22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C1组肠梗阻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267±123)天,住院时间为(813±255)天;C2组肠梗阻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419±216)天,住院时间为(1076±215)天;在肛门排气时间方面,C1组明显短于C2组肠梗阻患者(P<005);在临床住院时间方面,C1组明显短于C2组肠梗阻患者(P<005)。

3讨论当患者表现出肠梗阻情况后,肠腔内部的液体聚集在患者的梗阻位置,造成患者的梗阻近端表现出肠腔扩张的现象。最终在胆道分泌物以及胃液等对肠液分泌进行刺激的情况下,导致患者的肠腔积液有所严重,并且肠管出现了扩张的现象。

奥曲肽主要为通过人工合成的一种8肽化合物,属于14肽人生长抑素类似物,其能够发挥长时间作用效果。针对肠梗阻患者选择奥曲肽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胃肠分泌量进行有效减少,将患者肠粘膜具有的通透性有效降低,对于肠粘膜针对消化液产生的吸收效果,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效保证患者的电解质始终平衡。此外,其能够将患者体内胃液分泌以及胰液分泌有效减少,针对蠕动发挥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将肠梗阻症状进行有效缓解。

本次研究中,针对两组肠梗阻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肠梗阻患者(P<005);在肛门排气时间方面,C1组明显短于C2组肠梗阻患者(P<005);在临床住院时间方面,C1组明显短于C2组肠梗阻患者(P<005)。有效证明奥曲肽药物治疗肠梗阻疾病的临床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肠梗阻患者,临床选择奥曲肽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提高,将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将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效缩短,发挥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1]李健,金懋林,沈琳等.醋酸奥曲肽在恶性肿瘤肠梗阻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0(5):479-481.[2]邢玉庆,殷东风,高宏等.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5(5):450-452.[3]纪,夏敏,郭继中等.奥曲肽治疗肠梗阻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