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费核算规则分析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费核算规则分析与研究

刘艺帆牛睿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昌吉供电公司新疆昌吉市831100)

摘要:电费核算规则的分析与研究,是在电费核算工作中运用先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实践,其优化了电费核算工作模式,实现了电费核算工作的精益化管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减少了电费差错,提升了电费发行的准确率和及时率,降低了客户投诉的风险,提升了客户服务满意度,为供电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电费核算;规则分析;研究

1导言

电费复核,是在抄表人员录入抄表示数,电费计算人员依据流程计算电费完毕,生成电费台账后至电费正式发行期间电费复核人员依据抄表数据、各类工作传票、营销信息系统客户档案等资料所开展的电费核算工作。电费复核是电费管理的中枢环节,是为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

2电费核算规则实施现状

2.1电费与实际输出电量出入大

供电单位中财务部和营销部是两个重要的电费核算部门,财务部以实收电费为准,而营销部则以实际输出电量为准,所以由于两个核算部门的核算基础不一样,两个部门核算电费的结果存在一定数量的出入。财务部门以实际收取的电费为基础,对大电力用户电费进行账务处理,最后统计的结果是以实收电费来核算大电力用户的用电量。然而,对于营销部门来说,大电力用户电费的核算标准是以大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量为准,也就是以供电单位的实际输出电量为准。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采取不同的电量核算规则和方法,最后导致在电量核算过程中,大电力用户用电量电费核算结果数据不一致,电费与实际电量输出不一致,不利于供电公司电费实收账款的管理。

2.2在数据采集的抄表环节质量和效率较低

供电单位的各个供电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在电费核算的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导致各地区之间的抄表质量普遍较低,效率不高,不能准确反映该地区大电力用户用电量的大小,给电费核算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阻碍了电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数据采集的抄表环节,在缺乏统一管理制度和严格工作标准的情况下,抄表环节会出现“错抄”、“漏抄”等问题,使得大电力用户的用电量不能被真实反映出来,大电力用户实际用电量与电费核算结果不一致,影响了供电公司正常有序的发展。

3问题分析

电力企业在数据库有效任务检索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不能满足抄表核算工作的实际需要,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还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通常情况下,在每天零时刻,客户计量采集终端会对电表的显示数据进行自动抄录,然后将抄录的数据传给用电信息采集中心,最后信息采集中心会对收集到的用电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与反馈工作。由于数据库检索只有一次,很容易受到移动信号不稳定、屏蔽物干扰以及采集终端故障等因素影响,很有可能出现数据遗漏的现象,抄表工作的正确率并不能百分百保证。出现遗漏情况时,工作人员需要对遗漏的数据重新采集,却无法准确识别任务失败的原因。很多地方的电网在出现信息数据遗漏时,并没有分析原因,而是直接人工补抄,这就导致自动抄表工作停滞不前。存在许多客户需要进行现场补抄的现象,无疑增加了抄表核算成本,提高了抄录的错误率,影响了电费核算检测规则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电费核算检测规则不能满足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用户的需要,过于单一和宽松。根据统计,电量突增、突减的异常电费数据就占了总异常电费数据的75%以上,是造成电费核算规则检测命中率低的主要原因。

4大电力用户电费核算所遵循的原则

4.1统筹兼顾,大局为重

统筹兼顾,以大局为重是指,在进行大电力用户电费核算过程中,核算工作人员要以大局为重,同时细节部分一丝不苟,避免发生“错抄”、“漏抄”等现象,统筹兼顾大局和细节问题。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制落实,避免分工混淆的现象发生,以免影响电费核算结果的准确性,提高电费核算的质量和效率。大电力用户的电力核算工作人员要保证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严谨地对待各项工作,保证大电力用户电费核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2核算工作要保持连续性

大电力用户的电费核算工作要保持连续不间断,只有得到不间断的大电力用户电费核算数据,才能使出入差错减少到最小,避免了电费核算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大电力用户电费核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提高了电费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电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对于大电力用户的电力核算数据要保持连续性、不间断,这样有利于大电力用户的用电量能够被真实地反映,同时有利于供电公司的正常运作和长远的发展。

5电费核算方法具体改进措施

5.1科学化管理电费核算方法的相关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能作为主要动力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大,面对如此现状,电能的相关产业不断革新改进,供电企业的电费核算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改进。对于管理大电力用户核算工作中的核算数据要求严谨,并且要求保证真实性、可靠性。当前,大电力用户电费核算方法应不断科学化,坚持科学发展观,这要求电费核算人员提高电费核算方法的科学含量,以此来提高电费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可靠性。

5.2将电费核算方法的各项要求制度化

加强规范电费核算工作相关制度,严格要求电费核算工作中的各项标准,不断提高电费核算工作中的质量,保证电费核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真实地反映出大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在电费核算工作进行中,静电费的核算标准明确规定并且使其制度化,要求大电力用户的电力核算工作人员完全掌握。要将电费核算方法的相关工作制度化,并且明文规定电费核算工作中的各项要求,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细则,使责任更加明确,以防日后电费核算过程中出现差错,能够迅速找到原因和相关责任人,对于工作错误能够及时补救和改正。

5.3使电费核算方法更加专业化

加强电费核算工作中的专业化,首先就要加强电费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电费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仅要从一开始选拔聘用专业电费核算人员,更要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注重对电费核算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以不断提高电费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另外,对于电费核算人员要提出更高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电费核算人员要求专业知识过硬,同时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应对在大电力用户电费核算工作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电费核算人员本身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在日常的电费核算工作中能够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不断完善自己,促进电费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使电费核算结果更加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从而提高电费核算工作的效率。

5.4使用信息技术来完善电费核算方法

当代中国处于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阶段。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浪潮,电能的相关产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因此供电单位也必须适应时代的需求,促进电费核算工作的信息化,使得大电力用户的电费核算工作更加高效,电费核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电费核算工作中的“抄表环节”更加高效,准确率不断提高,有利于电费核算工作的检查,避免出现大电力用户电费核算工作中的出入差错,并且能够对电力核算中的差错进行及时的补救。

6结语

面对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能产业的不断转变和改革,供电企业为了寻求长远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在不断改进当中,对于大电力用户的电费核算工作要求更加严谨更加专业化,追求大电力用户电费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真实地反映出大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量,促进供电单位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浩.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2]罗小伟.电力体制改革下电费核算问题与改进举措探析[J].科技风,2017(10):220.